走访慰问贵在“走三心” 走访慰问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组织关爱的传递,更是时代精神的传承。但也有个别部门,走“形”不走“心”、重“痕”不重“效”,搞“走马观花”的走访慰问,反而给群众心里添堵。…
“述”成绩更要直面问题 新年新开局,各地领导干部基本都完成了述职工作。从述职内容看,历经过了从单一述职到述职述廉、到述职述责述廉、再到述廉述责述职述法,内容更加全面;从述职程序看,从最初的书面述职公示,到现场述职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程序更加完善;从一些地方引入网络打分和电视论政的探索来看,述职过程“辣味”越来越足,形式更加公开、多样。…
持续推进强农 助力乡村振兴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应多方统筹协调,采取有力举措,推动人力投入、物力调配、财力保障转移到乡村振兴工作上,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乡村稳步可持续发展。…
强国复兴有我 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来到2023年,我们更要以“强国复兴有我”为新起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新篇章。…
完善用人制度 激发“赶考”热情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务必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管严管实、建好建强,更需要年轻干部精神抖擞、奋发有为,通过“新陈代谢”保持生机活力和组织机能健康。 当前,在一些地方仍有“躺平式干部”,面对工作压力,能不担责就不担责,能不干事就不干事。…
组工干部要强修炼增本领 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组工干部,要加强自我修炼,克服本领恐慌,加强思想淬炼、理论训练、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全面增强履职尽责所必需的各方面本领。…
担当实干写忠诚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22年无私奉献的工龄,25年无上光荣的党龄,43岁无悔的青春年龄。…
写好基层故事从迈开双脚做起 基层每天都发生着新变化,也上演着好故事,广大党员群众期待着基层干部讲出这些新变化、好故事。如何将基层故事写得浩然正气、富于感染力,又不刻意拔高,而是主题鲜明、真实可信?笔者认为,要从迈开双脚做起,多深入一线,多亲历现场,用心用情去感悟,采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深度的作品,才能传播好基层的好故事、好声音。…
以“融”为支撑传播好声音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紧跟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讲好中国故事,推进话语体系创新,通过新媒体把党的光荣传统、奋斗精神、优良作风和宝贵经验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作出更好呈现,是教育党员干部坚定信仰、提升党性,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播好中国声音,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 壮大全媒体拓展“朋友圈”。…
强化“引才”优势 凝聚“育才”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确保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在人才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坚持以项目吸引人才,把产业发展、园区集聚作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切实抓好人才引进工作。…
奋力推进新时代党校建设 党始终强调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样的趋势下,传统党员教育模式必将迎来新的挑战与变革,可以预见“针对性、有效性、常态化、规范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党员教育的努力方向,党校教育作为传统党员教育模式的“最前端”,怎样整合资源、合理利用、转变形式、发挥作用,建设符合非公党建特点的新时代党校,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建设过硬队伍 凝聚发展力量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建好建强基层干部队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成长条件,引导他们成为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基层干部队伍。…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并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干部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干部队伍 育才造土,为国之本。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强化学习力度、创新考核机制,为高素质干部队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心往基层想 劲往基层使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根基在基层;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底盘”在基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点在基层;建设人民城市,落脚点在基层。可以说,基层处在协调社会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最前沿,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平安社会的基石。…
以“特”为核心 做优传播内容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还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变化。要时刻关注新媒体,注重全媒体的发展,这是新的媒体形态和媒介生态所决定的。…
让人“高看一眼”是荣誉更是鞭策 人们常说,组织部门是一块“金字招牌”,组工干部让人“高看一眼”,礼敬三分。这块“金字招牌”得来并不容易,那是一批又一批肩负历史使命的组工干部,用高尚的政治品格、严格的职业操守、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一流的作风形象铸造而成的,每一名组工干部都要视之为珍宝。…
破解“为官不为”需对症下药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部更要实干担当。一个地方的干部若是不作为,亦或是懒政怠政,都严重影响着这个地方的改革与发展,于大处讲,更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基层干部要勇做“孤勇者”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近期,一首名为《孤勇者》的歌曲跨圈爆红,引起广大网友追捧和热议。受人喜爱和关注的背后,是这首歌曲唱出了平凡人的不屈和坚强。…
拒绝“躺平”年轻干部要有“劲” 有人曾用“一杯茶、一张报、一整天”来比喻“体制内”的干部,认为初入职场的年轻干部进了“安乐窝”、有了“保险柜”、上了“安全锁”,从此可以“躺平”了,这样的观点和状态,显然与当下对干部队伍的要求大相径庭。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我们只有下“狠功”、用“真劲”,敢于对“躺平”说“不”,才能唱响为党的事业奋斗的青春乐章。…
抓实日常 告别“忙疯了”的年终考核 进入岁末年尾,也年底考核月的来临。随着“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推进,痕迹管理少了,考核指标实了,考核“虚风”刹住了,但“谈考核色变”的情况依旧普遍存在。…
正风肃纪不松劲不停步 今年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十周年。十年来,一系列剑指作风之弊的实招硬招频频出击,一项项针对作风建设的“组合拳”效果空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全面从严治党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成绩值得肯定。…
大抓基层关键在“抓”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是我们党重视基层工作的延续,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笔者认为,要大抓思想政治铸魂,大抓组织体系建设,大抓为民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