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云南分网>>云岭时评

写好基层故事从迈开双脚做起

2022年12月29日11:23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基层每天都发生着新变化,也上演着好故事,广大党员群众期待着基层干部讲出这些新变化、好故事。如何将基层故事写得浩然正气、富于感染力,又不刻意拔高,而是主题鲜明、真实可信?笔者认为,要从迈开双脚做起,多深入一线,多亲历现场,用心用情去感悟,采写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有深度的作品,才能传播好基层的好故事、好声音。

“备课”很重要,但别“先入为主”。当好一名基层干部不容易,写出好故事、讲出好故事更不容易。想写好基层故事,如同教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熟悉了解基层情况,善于发现身边好人好事,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抓住碎片化信息中的重点、关键,把握好“故事”全局,布局好相关结构、情节等。“备课”固然重要,但基层工作是动态、多彩的,如果“戴着配好的眼镜”去基层,那么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要带着眼睛去观察,带着嘴巴去询问,带着耳朵去聆听,带着思考去求证,带着真诚去记录,带着责任去传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世界,产生精神的共鸣,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

采访很重要,但别“自以为是”。采访是写好基层故事的先决条件,因为是自己亲历,从信息源头上讲,具有真实性、纪实性、现场感,避免了中间环节所导致的信息衰减、走样或变形。但反观实际,少数基层干部往往图省时、省力,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闭门造车,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思考、走进现场。只有深入采访,才能解答心中的疑问;只有深入现场,才能看到生动的画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真实的感受。有了所听、所感、所想,才能写出好故事。同时,采访中要认真倾听,少一点自以为是,多一些换位思考,仔细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体会他们的喜悦、感动、悲伤。走心的采访,无需装腔作势;鲜活的故事,无需矫揉造作。

角度很重要,但别“贪大求全”。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风景,我们会看到不同的美景。为了增强故事的感染力、穿透力,写作的角度要从“大主题”中寻求“小切口”,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饱满的细节、细腻鲜活的表达方式,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好故事自己会说话,把采访素材整理出来,根据真人真事还原故事情节,原汁原味地引用采访对象的话语,把人写活了,故事也就活了。写作过程如果刻意唱高调、贪大求全,反而会失去生活味、泥土味,要千斟万酌、删繁就简,留下那些最有内涵、最能代表人和事的画面片段,虽然全是不甘心和舍不得,但恰到好处的“减法”,能让文风更简约、文字更干净、主题更鲜明。(罗留武 )

(责编:徐前、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