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云南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云南分网>>云岭时评

破解“为官不为”需对症下药

2022年12月20日17:08 |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小字号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干部更要实干担当。一个地方的干部若是不作为,亦或是懒政怠政,都严重影响着这个地方的改革与发展,于大处讲,更是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破解一些干部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等“怪病”,就必须找到问题根源,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以实干为导向,破解干部“不愿为”。选人用人导向关系到良好政治生态的建立。选拔干部的时候,首先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既要德才兼备,更要以德为先,选拔忠诚干净担当、求真务实的好干部,决不能把那些善于伪装,喜欢表演作秀,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遇事推诿、不敢担责、善搞形式的人选为领导干部。要树立鲜明的“实干风向标”,以干事为荣,以避事为耻,建立凭实干实绩说话的干部考评体系,针对不作为干部,要加大惩戒力度,让其没有“市场”,以此来倒逼干部“愿为”之内生动力。

以能力为抓手,破解干部“不会为”。现如今,“本领恐慌”一词,已是很多干部的真实写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针对一些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不匹配、与改革发展任务不适应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解决干部“不会为”,就要从实际出发,从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要聚焦主责主业,坚持缺什么就学什么,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学习来为干部“充电”,让学习成效真正转化为谋划工作、推动工作的举措和本领。

为担当者撑腰,破解干部“不敢为”。干部一词,顾名思义就是要“干”,不能当“甩手掌柜”。新形势下,有一些干部总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干得越多,错得越多”的心理去对待工作,做事畏首畏尾,更别谈创新和突破。要破解干部因害怕失误或是犯错“不敢为”,就要从思想源头上进行矫正,为担当的干部解开“心结”。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既要让不作为的干部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也要为担当的干部担当,要旗帜鲜明鼓励和保护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免责条件、主体、内容及程序等。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等配套制度,让制度成为干部想干事、愿干事、敢干事的坚强后盾。(王雯)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