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是“牌子下沉” 筆者通過調研,發現有一些行政村,五花八門的牌子挂滿村委會,鄉鎮政府每個部門都恨不得來村裡佔一塊“陣地”,卻鮮有人到現場辦公,工作最終落到村委會僅有的幾個人身上。牌子下沉人不去,最終工作還得落在村干部身上,久而久之勢必造成以形式主義應對官僚主義,無形中增加村干部的工作壓力。…
警惕冒充領導詐騙者 長期以來,冒充領導詐騙案件屢屢發生,除公務員外,公司、企業的財務人員也是“領導”的詐騙對象,雖然媒體多次曝光,警方反復提醒,但每年案件受害人不在少數,被“領導”詐騙的金額也不斷升高。筆者認為,上當的原因除了個人防范意識薄弱、領導與下屬溝通交流不多外,信息安全系統也存在漏洞,隻有“對症下藥”,才能阻止上當受騙。…
特色小鎮應遵循“三個定律” 近期,雲南玉溪澄江廣龍旅游小鎮、沙溪小鎮、臨滄翁丁葫蘆小鎮經過一年整改后,通過驗收並取消黃牌警告。特色小鎮作為新型城鎮化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的同時,在定位、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挂職干部要沉得下去 挂職干部派駐基層一線是為了培養挂職干部適應不同工作環境、不同發展形勢的工作能力。然而,現實中,一些挂職干部在挂職期間對自己定位不准,沉不下去,把“挂職期”當成提拔“倒計時”,把“煉金”變“鍍金”,違背了挂職鍛煉的初衷。…
年輕干部要善於解決實際問題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年輕干部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年輕干部提高解決實際的能力應當從三方面入手,在經風雨、見世面中壯筋骨、長才干。…
換屆結束仍需持續發力 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是否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關系到“十四五”時期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大局,也關系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同樣,“兩委”換屆后續工作也不容忽視,要持續發力抓好村組干部后續培養教育、嚴格干部管理,不斷提高村組干部的履職能力。…
村級黨組織如何落實好“三會一課” “三會一課”是開展黨組織生活的重要載體,是黨組織的一項基本制度。村級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的堅實戰斗堡壘,承擔著凝聚人心、落實政策、調節矛盾、發展農村的重要任務,落實好、開展好、發揮好“三會一課”對於提升村級黨組織戰斗力、號召力、執行力尤為重要。…
常懷一股“勁”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抗疫精神在此次大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抗疫精神始終不會過時,並深植於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凝聚為一種深沉的愛國主義與家國情懷。…
做實干式“后浪” 從古至今,實干創業的例子有很多。“孔席不暖,墨突不黔”“木牛流馬”“塞罕壩奇跡”“超級稻”……這些成就靠的都是“十年如一日”的“實干精神”和“舍我其誰挑重擔”的擔當奉獻。…
人居環境提升勿讓干部唱“獨角戲” 改善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在此項工作中,各地黨組織積極組織干部主動參與、主動作為,發揮著“領頭雁”作用。 群眾是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主體,有群眾的積極參與才能將人居環境提升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打好正風肅紀反腐的三劑“強心針” 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是紀委監委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項原則和要求,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既是重大實踐成果,也是重大理論成果,有著豐富而深刻的科學內涵,揭示了標本兼治的基本規律。…
“四種方法”開創正風肅紀反腐新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紀檢監察工作意義重大。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學會以實事求是的重要思想方法、善用法治的科學思維方法、走群眾路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問題導向的基本工作方法承上啟下,不斷開創新時代正風反腐工作新局面。…
基層黨員要多學多說多動多干 基層黨組織是基層政權的根基,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是黨組織最基本的力量。基層黨組織的活力指數很重要,近年來,基層黨組織開展各類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以大局思維建強黨的基層組織的做法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監督執紀不能忽視“冷衙門” 自古以來,人們喜歡把那些有錢、有權的部門和崗位稱為“優差美缺”,把一些錢少、權小的部門稱為“冷衙門”。有人認為正風反腐隻要盯緊那些“優差肥缺”,卻往往忽視了正是因為“冷部門”的社會關注度少,反而更加容易滋生腐敗。…
著力激發三重活力 促進基層社區創新治理 基層黨組織是最能直接發揮黨員力量的基層工作組織,也是新型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先鋒力量。要著力激發基層黨組織的三重活力,促進基層社區創新治理工作提質增效。…
以“多彩之筆”繪就脫貧攻堅的宏偉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廣大干部群眾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勠力同心、真抓實干,取得了脫貧攻堅歷史性成就。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要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警惕基層干部“木偶化” 當前基層“提線木偶”式干部層出不窮,“上面指哪,我就打哪”,執行政策機械化、傳達精神表面化,甚至削足適履,不敢為、不作為,簡單的“二傳手”現象明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決勝戰和順利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迫在眉睫,防止基層干部工作“木偶化”愈發至關緊要。…
做“實功” 讓示范點成為“民心品牌” 想要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響、過得硬的黨建示范點,就要樹牢“黨建抓細就是凝聚力、黨建抓實就是戰斗力、黨建抓強就是競爭力”的理念,在“選”上下實功、“抓”上出實招、“樹”上求實效,構建事事講黨建、處處有黨建、人人抓黨建的“大黨建”工作格局,真正讓示范點成為“民心品牌”。 “選”上下實功,聚焦“拿得出”。…
“光盤行動”勢在必行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黨務工作者的“三心” 作為新時代的基層黨務工作者,要始終保持著“對組織忠心、對工作用心、對群眾關心”這一原則,用青春和汗水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不悔人生。 基層黨務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務實的工作作風。…
破解基層干部隊伍“動能和活力”難題 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是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的必由之路,而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中的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又是一個根本的、原則的問題。在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下,隻有做好基層干部隊伍工作,才能確保黨的基層組織工作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
讓“干成事”成為年輕干部“代名詞”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主力軍,擺正“想干事”的心態、練就“能干事”的能力,達到“干成事”的目的,是新時代年輕干部應對當前復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必然要求。 想干事,要揚帆起航擺正心態。…
新時代需要耕耘不輟的“拓荒牛”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拓荒牛”再成熱詞,直抵人心、振奮人心。“拓荒牛”代表著一種堅韌、一種頑強、一種勇敢,是對未知道路的永恆探索,永葆著奮斗的姿態,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也是我們在前行路上遇到挫折時的精神支柱。…
農村黨課不妨多些“鄉土味兒” 農村黨員是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生力軍。隨著雲南省委“萬名黨員進黨校”系列活動的深入推進,領導干部講黨課、知名專家上黨課等“黨課下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也覆蓋了絕大多數農村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