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為核心 做優傳播內容
2022年12月23日12:3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當前,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帶來了傳播方式的改變,還帶來了媒介生態的變化。要時刻關注新媒體,注重全媒體的發展,這是新的媒體形態和媒介生態所決定的。
用活新媒體傳播方式。在善於利用黨報黨刊黨網的新媒體開設的黨史學習教育欄目、頻道、專題,發揮專業媒體的權威性、系統性優勢的基礎上,利用融媒體平台及其他新媒體宣傳優勢,豐富傳播方式,全力打造本地化、品牌化的傳播產品。不斷延伸新媒體區域品牌增值服務,聚焦黨史、新聞、政務、民生、服務、文化等領域,打造新型地方主流媒體,更好地為企業和居民傳播正能量、講述好中國故事。
形成有特色的表達方式。善於提煉具有特色的標志性概念,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豐富故事的呈現形式,打造易於為受眾所廣泛理解和喜愛的新概念、新方式、新表述。用網絡受眾聽得懂、能接受的話語體系講述故事,既要擲地有聲,又要通俗易懂﹔既要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又要溫和親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故事“聽得見”“叫得響”。
善於挖掘本地特色。繼續挖掘和宣傳好本地紅色資源和好支部、好黨員的優秀案例,對案例進行立體化的敘事“包裝”,善於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經典的物質文化遺產提高故事影響力,形成高質量的內容。挖掘敘述內容與新媒體平台的有效連接點,利用視頻、音頻、圖文結合的表現形式和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和廣播電視媒體等全媒體形式展開呈現,以最適合的方式觸達用戶,達到通暢、快速、多樣化的目的。(王龍天)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