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實干寫忠誠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省委“兩新”工委原書記朱治國同志“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稱號,並在組織系統廣泛開展向朱治國同志學習活動。
22年無私奉獻的工齡,25年無上光榮的黨齡,43歲無悔的青春年齡。從事組織工作20余年來,朱治國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價值追求,信念堅定、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他的事跡和精神感人至深,不愧為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榜樣和組工干部的楷模。廣大組工干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時,要堅持“忠”字為先、“實”字為要、“干”字當頭,見賢思齊、比學趕超,做到踔厲奮發、不忘初心擔使命,勇毅前行、擔當實干寫忠誠。
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爭做時刻把自己融入大局、融入大事的組工人。任時光變幻流轉,朱治國對黨的忠誠始終如一,對組織的安排堅決服從。他歷任多個職務,不管走到哪裡,他都全力以赴、竭盡所能、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他用自己無悔的選擇和一生的實踐,生動詮釋了什麼是不忘初心、什麼是忠誠擔當、什麼是敬業奉獻。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廣大組工干部要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樹牢大局意識,增強行動自覺,凝聚上下“一盤棋”的共識,擰成上下一股繩的力量,始終把事業發展需要放在心中,時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寄予心弦,牢記“組織工作無小事”的使命要求,傾力為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學習他勇挑重擔、真抓實干的進取精神,爭做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組工人。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模樣,卻無法撼動其堅定的信仰和堅實的品質。“在組織部,隻有苦干、實干才能對得起組織”。朱治國生命中最后的幾個月,“籌備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吃住在單位,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100多份材料都得從我們這兒過來不得半點馬虎”“3天下來朱治國跑了50多個村”……這種苦干、實干的作風不是一日之功,靠的是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強烈的責任心。朱治國用短暫的一生,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知重負重前行、對組工事業的“嚴、慎、細、實、優”。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廣大組工干部要在最吃緊最吃勁的時候,在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在面對急難險重工作中爭做“熱鍋上的螞蟻”,敢接“燙手的山芋”,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甘於奉獻、勇挑重擔,用行動詮釋組工干部求真務實的使命擔當。
學習他牢記宗旨、心系基層的公仆情懷,爭做心裡裝著人民、深入服務基層的組工人。干群眾所急所想所盼的事,再苦再累再難也要沖鋒在前、毫不含糊。2019年初,玉樹遭受雪災。接到災情報告,朱治國第二天就趕到現場,深入災情最嚴重的地區了解受災情況,當晚10點多回到房間,頂著高寒缺氧的環境,加班熬夜到凌晨5點才寫完報告。他多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實地調研,出台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配套扶持政策,青海省414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破零”。他始終把基層需求放在首位,把群眾訴求記在心間。當前,走好新時代趕考路,廣大組工干部要摒棄關起門來做工作的不良作風,主動下基層,到一線,同群眾同甘共苦。在思想感情上貼近人民群眾,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親人﹔多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了解實情、體察疾苦、汲取智慧,增添力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朱治國的人生雖然短暫,但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責任,彰顯了一名組工干部的忠誠干淨擔當,甘為人梯、無私奉獻本色,錘煉了一名領導干部信念堅定、一心為民的政治品格。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廣大組工干部要以朱治國同志為榜樣,自覺把實事求是作為人生信條,帶著信念、感情、責任做好本職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堅強的組織保証。(王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