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節儉成為過節的“關鍵詞”

“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春節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佳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勤儉節約,每個黨員干部要帶頭嚴格遵守廉潔自律規定,講好傳統故事,傳播清廉聲音,踐行清廉理念,才能以清廉底色,鋪就錦繡盛景。
涵養新時代的廉潔文化,不因過節而“失節”,每個黨員干部要以良好的社會風尚引領,牢牢守住廉潔之門,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涵養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社風民風,以自律、自警的廉潔本色和廉政文化入腦入心,才能警惕節假日簡單的“人情往來”下常常暗藏著“糖衣炮彈”。
節儉過節是引導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的風向標,更是每個黨員干部修煉個人良好品行的法寶和家風建設的“必修課”和“必答題”。將勤儉節約良好風尚不斷發揚光大,既是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是我國社會的發展之道,更是社會高度文明發展的象征。
清風扶正氣,廉字值千金。對黨員干部來說,鋪張浪費行為雖然是一種個人行為,但卻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和作風。每一個黨員干部唯有盯住重要時間節點,潔身自好,不參與社會風氣的迎來送往,自覺抵制腐敗之源,堅決遏制“四風”反彈,努力打造政治生態好、工作作風實、擔當作為強的清廉生態環境。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從沒有改變過。勤儉節約是過節之基,養成個人廉潔的習慣,完善的廉政制度是約束個人不去逾越的有效保障。節儉過節,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作秀,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對家庭美滿的責任,對社會和諧的向往,是黨員干部的“過節指南”。每一個黨員干部,要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決不能因為過節而有打“擦邊球”、搞變通的思想。
每一名黨員干部行得端、走得正,外在靠規范約束,內在靠信念引領。我們要樹立良好的節約意識,不浪費,不攀比,不要把高消費當作榮耀,堅決杜絕“節日腐敗”,防止掉入“人情陷阱”,砥礪嚴肅的生活作風,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才能行穩致遠、有所作為。
廉潔過節、文明過節、簡朴過節,讓“節儉”成為過節“關鍵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清除“思想塵、貪欲害、心中賊”﹔將節儉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去抓落實,自覺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廉政的要求變成自覺行動,在廉潔自律上追求高標准,在嚴守黨紀上遠離違紀紅線,爭做勤儉節約的倡導者、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始終不渝地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李躍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