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多國嘉賓到怒江 走進“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2023年03月22日08:24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國嘉賓到怒江 走進“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

3月18日,“減貧治理與全球發展(怒江)國際論壇”舉行前夕,來自20個國家的190余位嘉賓前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3個鄉村振興示范點,了解當地減貧治理與鄉村振興的生動故事。

一顆草果,培育生態產業

山巒疊嶂,江水蜿蜒。坐落在蒼翠山谷間的怒江百鳥谷,至今已發現有112種鳥類棲息於此。百鳥谷草果庄園是外方嘉賓此行的第一站。

“草果是怒江的‘金果銀果’。近年來,怒江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走出了一條生態脫貧致富之路。”跟隨講解員,嘉賓參觀了草果主題展廳,了解當地群眾研究草果、種植草果、推廣草果的歷程。

據介紹,怒江是中國草果核心產區。截至2022年,怒江州已有3.2萬戶群眾種植草果,且種植方式逐漸從粗放轉向標准化,更加重視病虫害防治,草果產量持續提高。過去,怒江人民靠溜索渡江,現在,怒江人民用溜索把草果運出大山。未來,瀘水市還將建設1000條草果空中運輸索道,降低運輸成本,增加群眾收入。2022年,僅草果一項,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就達到1.6萬元。瀘水市、福貢縣也涌現出許多草果種植大戶。

近年來,怒江州全產業鏈推動草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協同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大力開展品種選優、環保烘烤和精深加工,提升草果附加值。目前,圍繞調味品、功能食品、護膚品、中藥制劑、降糖靶向藥物等方面研發了7個系列40余款產品。

聽完解說,嘉賓感觸頗多。全球化智庫研究員明竺說:“在怒江,我看到了中國實實在在的現代化發展,而不僅僅是數字。我們巴基斯坦是發展中國家,農業至關重要。2015年起,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加速,雙方合作聚焦農業。正好借此機會,我可以了解中國的扶貧政策和現代化技術如何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這些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莫桑比克大使瑪麗亞·古斯塔瓦贊嘆:“一顆小小的果子,居然給怒江人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怒江草果的發展歷程,正是怒江跨越式發展的縮影。”

一個村落,詮釋定點幫扶

瀘水市魯掌鎮三河村古炭河鄉村振興示范村藏於半山腰。村口咖啡飄香,整齊潔淨的白色房屋映入眼帘,村民經營的咖啡廳正在營業。一旁是特色集市,草果香皂、草果洗衣液、豌豆粉、紅茶、蜂蜜、甜白酒、手工藝品堆得滿滿當當。

“政府引導、企業出資、高校指導、農戶主導”,古炭河村致力於打造鄉村振興新樣板。2021年3月,怒江州與中國農業大學簽訂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由李小雲教授規劃、設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投入幫扶資金700萬元,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目標,共同建設包含灌溉水渠、稻田、魚塘、荷塘、四季果園等要素的田園綜合體。同時,嵌入精品鄉村酒店、特色餐廳、咖啡廳、婦女工坊等新業態,在新業態建設和運營中提升群眾的實踐能力和商品意識,助力古炭河村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林間疊瀑、稻田連畦,景觀與種植結合,滿是田園好風光。春有百花、秋有蔬果,村民個個喜笑顏開。“鏘鏘鏘鏘鏘”鑼聲震天響,“上刀山,下火海”把所有嘉賓吸引至刀山場。這項活動是傈僳族人民的傳統絕活,展現山地民族翻山越嶺的生活經歷及攀藤負葛的艱苦卓絕精神。“刀山”周圍,村民們身著民族服飾,敲鑼轉圈,幾位來自非洲的嘉賓按捺不住,率先加入,戴上民族特色的帽子,一起唱跳。斯裡蘭卡大使帕利塔·科霍納笑呵呵地邀約身邊人:“來吧來吧,一起跳舞! ”

一個社區,受益易地扶貧

午后,嘉賓們來到瀘水市和諧社區。這裡群山環繞,碧水長流,土地平整、道路寬闊、公寓樓拔地而起。幼兒園、小學、衛生服務站、農貿市場、大型商超、養老服務中心、就業服務站、警務室等分布在周圍,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便利。

和諧社區是瀘水市佔地面積最大、搬遷人數最多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也是怒江州最大的安置社區。搬遷群眾主要來自瀘水市5個鄉(鎮)30個村,共2535戶10451人。“易地扶貧搬遷不僅免費,還要給村民們發放一筆安置費。大家完全可以拎包入住,開啟新生活。”當地負責人介紹。

走進和諧社區的配套幼兒園,孩子們在圖書角看書、在益智游戲區玩玩具、在小桌子上涂鴉、在“推普小舞台”上背兒歌。據幼兒園老師介紹,和諧幼兒園於2020年3月開園辦學,按照標准園建設,招收對象均來自和諧社區的搬遷群眾家庭。目前,該幼兒園有教師28名、幼兒410名,其中少數民族幼兒401名,佔總人數的98%。

“孩子們大多是傈僳族,才入學時都不會說漢語。但我們通過唱歌、閱讀、做游戲等方式,幫助孩子攻克聽說困難。我們還倡導‘家園聯動’,孩子們回家帶動家長一起學漢語,逐漸適應現代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可以說,幼兒園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主戰場之一。”幼兒園老師介紹。

聽罷,約旦大使胡薩姆·侯賽尼微笑著說:“這是我第二次參加怒江論壇。要說兩年來有什麼變化,我發現人們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這正是怒江鄉村振興成果的直接反映。醫院、學校等設施更完善,更多前沿科技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看到這些,我更加期待正式論壇,想了解更多中國減貧治理和現代化發展的政策、方式和理念。”

社區不遠處,怒江傈僳音樂小鎮的露天舞台以遠山淡影作天然背景,一出好戲正在上演。村民們以傈僳族、怒族、獨龍族、普米族等怒江世居民族文化為主線,用唱跳歌舞的形式,演繹怒山、怒水、怒江人。嘉賓團與當地居民齊聚同一片草地,歡唱傈僳語版《友誼地久天長》,歌聲徜徉,曲終,人不散。(郭瑤)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