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州市

縣域發展看富源系列報道之一

2022年雲南富源發展態勢良好 秘訣都在這裡

2023年03月20日15:52 |
小字號

地處雲貴交界處的曲靖市富源縣,素有“雲南東大門”之稱。境內煤炭資源豐富,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炭探明儲量達126.82億噸,佔雲南全省的三分之一,是我國長江以南最大的無煙煤田。近年來,富源縣圍繞“煤炭綠色發展示范區、綠色鋁精深加工聚集區、滇東門戶城市建設”發展定位,砥礪前行、穩中求進,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特推出“縣域發展看富源”系列報道,全面展示富源2022年取得的發展成就,展望富源2023年的發展目標。

“經濟發展呈現基礎牢、潛力大、活力足的良好態勢”“民生保障更有溫度”,2023年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政府工作報告對2022年富源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出了總結。

這些總結可不是空話,有堅實的數據支撐——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

財政支出83%以上用於民生領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

2022年,在宏觀經濟形勢嚴峻、新冠疫情反復沖擊的不利環境下,富源縣的發展表現緣何如此亮眼?從2023年富源縣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找到答案。

富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富源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49項、穩增長措施27條

2022年,富源縣制定了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49項、穩增長措施27條,“退減緩免”稅費7.83億元,減免國有經營性房租227.46萬元,推動政策直達快享。

推進重點項目“1234”行動,滾動實施重點項目100個、完成投資89億元,儲備重大項目200個,具備申請資金條件項目68個231.5億元,項目梯次接續、壓茬推進格局基本形成。

爭取地方政府專債項目6個19.67億元、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項目6個1.12億元,資金總額排名全市第二。

新增市場主體9662戶、個轉企230戶,新增“四上”企業72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85%,市場主體活力加速釋放。培育進出口實績外貿企業7家,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950萬美元、增長95.49%,外向型經濟取得新突破。

重點產業穩步增長

在農業發展方面,富源縣嚴守糧食安全和耕地紅線,耕地保有量143.07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13.8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4.72萬畝,補充耕地996畝,墾造水田3782畝,生產糧食37萬噸,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2.3:1。預計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7億元、增長6%。

在工業發展方面,作為雲南重要的產煤基地,2022年富源實施煤礦改擴建項目15個,建成綜採綜掘工作面147個,核增產能9處305萬噸,生產原煤1308萬噸、洗精煤150萬噸,預計實現煤炭開採及洗選產值150億元、增長16.18%。 

與此同時,轄區園區產業競相發展,年產400萬件高端鋁鍋、年產42000噸高端模具生產線、年產12000噸鋁中間合金等項目建成投產。日產7000噸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污水處理設備制造項目建成投產。全年預計實現園區工業總產值200.57億元、增長9.07%,其中鋁產業產值101億元、增長18.6%。 

富源村庄一角。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富源村庄一角。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城鄉區域加速融合

在國土空間規劃方面,富源縣完成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劃定城鎮開發邊界28.79平方公裡,留足發展空間。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全面完成141個行政村1515個自然村“多規合一”村庄規劃編制,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鄉村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城鄉建設方面,改造老舊小區33個2322戶、棚戶區28個4095戶。東門河綜合治理成效明顯,完成972個點位亮化改造,城市形象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完成881個自然村污水治理,改建自然村衛生公廁128座、無害化衛生戶廁7920座,創評三星自然村113個,鄉村更加干淨整潔。

在完善基礎設施方面,北城新區供水、洞上水庫至縣城調水工程建成投用,5件農村供水保障項目即將完工,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100公裡“組組通”硬化項目、70公裡安防工程全面完工,全縣道路優良率提升至83%,群眾出行更加便捷。白水至富源天然氣管道建成供氣,園區要素保障進一步完善。勝境220千伏變電站投入運營,慶雲、祖德等4座35千伏變電站增容擴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建10千伏線路71.62千米、低壓線路85千米,供電能力大幅提升。建設5G基站138套,架設光纜127千米,通信網絡擴面提速。

鋁制品加工制造園區。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鋁制品加工制造園區。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生活更有質感

在教育事業發展方面,富源縣第三小學、第三幼兒園建成招生,完成改擴建教育項目54個,教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整合優化農村教學點15個,教育資源配置持續優化。初中教育質量穩居全市前列,高考一本上線人數1013人,3人被北京大學錄取。

在衛生事業發展方面,富源縣第二人民醫院一期建成投用,疾控中心實驗樓主體完工,醫療衛生短板加快補齊。“三醫聯動”改革不斷深化,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建成互聯網醫院,黃泥河中心衛生院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推薦標准。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持續鞏固,累計創成省級衛生村160個。

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全縣勞動力轉移就業29.9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4286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12個,縣級城市公益性公墓加快建設,殯葬設施不斷完善。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扎實推進,創成雲南省第十一屆雙擁模范縣。

在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消除返貧致貧風險191戶677人,脫貧鞏固率達99%以上。整合財政涉農、滬滇協作、航天科工定點幫扶等資金3.08億元、實施項目189個,新增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892萬元,脫貧人口、監測對象持續增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完成中安滸子村等4個移民新村建設,23個自然村獲評市級美麗村庄,竹園樂烏、勝境四屯獲評省級“百千萬”工程精品村。

富源現代化的校園環境。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富源現代化的校園環境。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22年,富源縣系統排查整治60個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點位,堆煤貨場等整治成果持續鞏固。

在污染防治方面,完成滇東電廠、雨汪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餐飲油煙污染等得到有效整治,縣城區域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新建改造縣城截污管網6公裡,建成鎮村污水處理設施31個、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處理廠6個,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100%。

在“綠美行動”落實方面,完成各類營造林1.43萬畝,新增公路綠化120公裡,營上哈播、老廠大格等4個村創成省級森林鄉村,后所鎮獲評省級綠美鄉鎮、竹園瑪依咱村獲評省級綠美村庄。

富源煤炭產業智能化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富源煤炭產業智能化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富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全生產社會大局安定有序

作為雲南的產煤大縣,杜絕安全事故,一直是富源縣各級各部門的工作重點。

2022年,富源持續開展5輪安全生產大檢查大督查。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認真排查整治經營性自建房、地質災害、非煤礦山、危化品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順利收官。

扎實推進煤礦安全生產“7個專項行動”,安裝出入井人員身份唯一性檢測48處、人員精准定位系統16處、井口視頻監控系統45處,建成二級安全生產標准化礦井29處、信息化礦井16處、智能化工作面2個,申報一級安全生產標准化礦井3處,煤礦“雙電源、雙回路”建設扎實推進,煤礦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來源:富源縣委宣傳部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