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南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成效顯著

從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以來,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積極“治源頭、疏堵點、固底板”,呈現信訪數量、群體性上訪逐年下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的態勢。2019、2020年成功創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2021年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
南華縣完善縣鄉黨委信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對疑難問題開展聯合接訪,推動信訪工作上下聯動、左右協同。依托黨建引領“一部手機治理通”平台,以黨員為主體建立網格員隊伍,形成小事一格解決、大事全網聯辦的治理格局。今年,1600余條群眾反映事項在網上得到及時回復。
實行村(社區)一周一排查、鄉鎮一月一匯總、縣一季一調度,深入開展風險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實行清單化管理。截至目前,排查信訪矛盾風險隱患167件,化解159件。
南華縣簡化程序,縮短時限,在3個工作日處理完成﹔疑難復雜事項,縣級領導帶案下訪,及時分析研判處置﹔進京訪和重復訪事項,依法按政策綜合治理。縣級領導帶頭,通過坐班接訪、主動約訪、帶案下訪、包案化解等方式。年內縣級領導接訪下訪128人次。
推行“首辦責任制”,落實限時辦結制和督辦問效制,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初次走訪一次性化解率,從受理程序、辦理程序、文書格式等三方面規范基礎業務。
推行黨政領導包案、責任主體主導、人民調解輔助、社會團體參與的矛盾化解模式,縣級黨政領導每人每年至少包案化解3件,領導干部重點約訪、上門回訪。
推行縣包鄉鎮、鄉鎮包村(社區)、村(社區)包組、組包戶、戶包家庭成員的“五包責任”,著力於實現源頭治理、分類化解,緊盯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重點人員和重點問題。用法治方式化解信訪矛盾和問題,推行聽証會、人民調解、訴前調解等辦法。今年,處理來信來訪385批次426人次,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100%、按期答復率100%、群眾滿意率98.37%。努力將矛盾化解於萌芽,實現矛盾減少在源頭、糾紛發現在苗頭、調解工作開展在前頭。(楚雄州委政法委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