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晉寧:抓實鄉村振興本土人才選育

2021年04月30日16:5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晉寧區上蒜鎮組織各村“兩委”辦主任到“花卉之鄉”晉寧寶峰街道花卉種植示范基地學習花卉產業發展技術。
晉寧區上蒜鎮組織各村“兩委”辦主任到“花卉之鄉”晉寧寶峰街道花卉種植示范基地學習花卉產業發展技術。

近年來,昆明市晉寧區持續強化鄉村振興本土人才選拔培養,依托青年人才黨(團)支部平台,以青年黨員、后備力量、共青團員為主體,有效破解農村青年人才培養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農村青年人才生機活力明顯增強。

擇優“過篩子” 建立農村人才信息庫

建立選人管理機制,突出選人導向,研究制定加強鄉鎮(街道)青年人才黨支部建設方案,創新推廣並開展“2158”細胞培養工作法,嚴格人選“硬標准”,將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履職能力、學歷年齡、就業意願等5方面作為人選資格硬性條件,擇優選出一批思想政治過硬、“雙帶”能力強、群眾工作能力強的35歲以下優秀青年黨員、青年后備力量、青年團員為村(社區)后備力量。嚴把程序關口,推動高質量人才儲備,參照“干部選拔任用”程序,通過嚴格程序公開選拔,拓寬選人視野。目前,晉寧區各青年人才黨支部共有黨員172名,其中男性84名,女性88名,大專以上學歷122名,納入青年之家管理積極分子41名,青年團員77名。

打造“萬花筒” 升級人才孵化平台

注重政治引領“強責任”。晉寧區在創新C區成立了晉寧區首個青年人才之家,依托創新C區特有的教育、創業資源,以落實示范培訓、跟班鍛煉、創業幫扶為主要措施,全力推動青年人才培養方向多元化。培訓提升“抓經常”。以“月主題、季培訓、年輪訓”組織開展培訓,結合青年人才黨支部主題黨日每月開展1次主題學習,用好2個實訓基地,每季度組織1次集中培訓,每年1次不少於3天的集中輪訓。將青年后備力量分成學習小組,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採取集中學習、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多種形式開展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共1000余人次。跟班鍛煉“強技能”。自願報名與組織安排相結合,將表現優秀青年人才安排到鄉鎮(街道)6辦7中心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班鍛煉培養,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交流學習、培養方式,在交流中找短板、強業務、激活力、促提升。

暢通“雙閥門” 動態管理人才隊伍

雙向管理責任明確,明確鄉鎮(街道)聯系點領導、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農村青年人才培養管理第一責任人,幫助農村青年人才錘煉過硬的政治品質、履職能力、工作作風、身心素質。長效管理底數清,堅持日常考核與年度考評相結合,制定考核細則,建立“一人一檔”“一村一冊”。個人檔案詳細記錄農村青年人才基本情況、工作實績、獎懲情況等“底數”,有效避免“選而不管、管而不用、用而不評”等問題。能進能出結構優,建立動態考核選撥機制,年度被確定為優秀等次的,優先推薦評先評優,連續2次被確定為優秀等次的,列入進一步使用人選﹔確定為待定等次,經幫扶教育后仍無改進的,取消其后備力量資格。同時,跟班鍛煉中確定為不合格的,直接取消后備力量資格。

激活“源動力” 強化培養成果輸出

精准識別“送出去”,結合跟班鍛煉、動態考核、群眾測評等,精准識別出優秀人才,優先推薦其參加學習培訓、學歷提升等。

目前,已推薦200余名農村青年人才參加區級及以上組織的學習培訓。大膽選拔“用起來”,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對部分崗位優先考慮推薦青年人才黨支部的優秀人才。按照“成熟一個、使用一個”的思路,在充分聽取黨員、群眾、村組干部、聯系點意見的基礎上,按照“人崗相適”的原則,通過換屆選舉進入村(社區)干部隊伍。青年人才黨支部培養新一屆村(社區)“兩委”成員180名。搭建平台“扶上路”,搭建青年人才創業就業平台,推薦青年人才參與創業就業大賽,針對可行性較高的項目,在創業輔導、政策支持等方面重點傾斜,積極為鄉村振興領域貢獻青年智慧。(范軍 文/圖)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