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達保村民登台表演蘆笙舞。(周青青 攝)
近年來,雲南省瀾滄縣酒井鄉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和推動發展的重大機遇,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全面完成貧困村出列,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夢。
老達保村民小組於2013年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農民自發、自創、自演的文化演藝公司,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完成就地演出570余場次,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受邀外出演出200余場次,實現演出總收入407余萬元,群眾分紅325萬元,演藝人員年人均分紅達16250元,有效帶動本組92戶402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勐根村被命名為雲南省旅游扶貧示范村。老達保民族文化助脫貧選題入選聯合國“中國扶貧成就展”。2016年老達保快樂拉祜演藝公司被確定為全國“公司+農戶”旅游扶貧示范項目,相繼被命名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雲南省旅游名村,成功創建國家3A級景區並成功爭取到1000萬元的3A級旅游景區國家補助項目。該組村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娜倮先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和“雲嶺楷模”稱號。
抓住根本,注重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堅持走“黨建引領—挖掘資源—打造品牌—構建產業—促進增收”的路子,通過以“支部+公司”的模式,成立老達保黨支部,緊緊圍繞邊疆黨建長廊建設,著力在邊疆民族聚居區延伸組織鏈條,搭建民族文化宣傳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培養少數民族人才,傳遞好黨的聲音,切實增強聽黨話、跟黨走、奔小康的信心,夯實黨在民族村寨的執政基礎。
立足長遠,注重激發內生動力。注重輸血與造血並重,通過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和抓實基礎教育、開展科技培訓、加強宣傳引導等群眾素質提升工程,貧困群眾眼界不斷開闊、觀念得到更新,依賴自然資源生產生活的思想意識逐步轉變,思發展、求發展的願望更加強烈,為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打下堅實基礎。
靠山吃山,注重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立足老達保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充分挖掘“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以及擅長吉他彈唱的獨特優勢,著力保護、傳承、發展,採取群眾易於接受、善於接受、樂於接受的方式,引導少數民族群眾通過“唱歌跳舞”實現脫貧致富,加速了脫貧攻堅步伐。(周青青 瀾滄縣融媒體中心供稿)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