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景邁山籠罩在薄霧中,位於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的千年古茶林裡,露珠順著茶葉的脈絡滑落,空氣中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茶香。2023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座世界茶樹發源地、茶馬古道的重要節點,以滿山青翠和各族群眾的歡聲笑語,向世界講述一片茶葉承載的文明交融與生態智慧。
縣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加快實現省強民富業興,關鍵在縣域、潛力在縣域。依托景邁山古茶林、古村落,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深耕茶旅融合新賽道,世界文化遺產茶香悠遠。雲南以改革破題,發揮比較優勢、瞄准特色賽道,在錯位發展上多思一層,在“串珠成鏈”上更進一步,以產業發展帶動縣域經濟向上躍升。
從濮人“以茶祭祖”的古老儀式,到布朗族“茶魂樹”的生態智慧,雲茶超越了飲品的邊界,成為活態的文化基因庫,見証了雲南作為世界茶源中心從邊陲走向世界的演進……從迪慶雪山秘境到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瀾滄江流域分布著全國97%的古茶樹資源,滔滔江水潤澤出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寨子在變,瀾滄的林子也在變。2023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景邁山從過去的賣茶擴展至賣風景,群眾的日子一年一個大變化。一曲《實在舍不得》響起,遠道而來的游客融入了拉祜歌舞的海洋。難得尋空坐下,李娜倮倒是不喊累,“村民游客都快樂,生活有盼頭,勁頭足著嘞!”
景邁山是著名的“六大”普洱茶山之一,其古茶林佔地面積2.8萬畝,茶樹採摘面積1.2萬畝,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保存比較完整的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林。千百年來,景邁山上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各族人民和諧相處,世代與茶共同繁衍。
近日,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拉祜族女子群舞《擺出一個春天》受邀參加第八屆中國舞蹈節開幕式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頒獎典禮。拉祜族原創舞蹈《擺出一個春天》以瀾滄縣拉祜人民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為背景,用拉祜少女們踏歌起舞的場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拉祜人民勤勞付出,走向新生活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