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雲南省進入防汛關鍵期,廣南縣聚焦“備得足、調得出、用得上”目標,全面強化防汛救災物資儲備管理,以充足“家底”筑牢安全度汛防線。
壩美景區素有“世外桃源”之稱,以喀斯特溶洞地貌和壯族文化聞名。“我們不光在壩美演,還要走向更多地方,把沙戲發揚光大。”壯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志軍說,廣南縣持續推動更多像沙戲這樣的文化瑰寶走進景區,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體驗,還促進了文旅融合。
根據調查,沙戲形成於光緒年間,初始戲劇形態由外地傳入,本地藝人結合本地民族、民歌、舞蹈加工改造后形成沙戲。沙戲的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折扇,伴奏樂器主要有縲馬腿骨制作的胡琴和鼓、芒等。【詳細】
都聽說過“女兒紅”,名字很美好,可曾聽過另一個很美好的名字——廣南“姑娘茶”?它是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底圩鄉特產,學名竹筒茶,因過去常作為壯家姑娘贈送情郎的信物,所以又名“姑娘茶”。【詳細】
曾經,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很窮,有多窮,“嫁人莫嫁岜奪村,三年兩不收,男人挑擔擔,女人背背篼。”當地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這兩年,岜奪村變了,進村的路寬了,到組的路暢了,還有51戶村民住上了小別墅。【詳細】
廣南縣多策並舉促增收,當地瞄准城裡人的“菜籃子”“米袋子”,發揮特色農業優勢,積極拓展網絡銷售、消費扶貧等渠道。【詳細】
近日,廣南縣文化館副研究館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林頌的攝影作品《編織-Weaving》和《串門子-Visit》入選“2018美國攝影學會(PSA)數碼開放國際攝影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