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鎮沅:做強牛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

一聲聲渾厚的“哞哞”聲不時從牛舍中傳出,百十頭體型肥壯的西門塔爾肉牛神態悠閑地咀嚼著草料。一旁,三五名工人手拿鐵鍬打掃著牛舍衛生。欄柵外,數十名來自者東鎮新村的村民正熱火朝天地挑選著心儀的種牛。
“牛超市”讓牛源有保障。人民網 曾智慧攝
這裡是位於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恩樂鎮復興村隔界村民小組的“牛超市”。今年6月,為改良肉牛品種,解決群眾買牛難的問題,鎮沅縣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運作”模式,引進普洱聚潤畜牧業有限公司搭建牛源供應平台建設“牛超市”,由企業出資從省外引進良種母牛。“牛超市”正式運營后,已先后三批次引進198頭西門塔爾優質肉牛,在當地監管部門落地備案、布病篩查后,目前已有54頭母牛被群眾選購。
“牛超市”助力肉牛產業發展。人民網 曾智慧攝
“在這兒買牛,公司會提供養殖技術指導、代銷服務等,中途若出現損失,還有保險公司提供80%的購牛價格賠償,我們比較放心。”者東鎮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影帶著村民在“牛超市”選購一圈后認可地說道。
據悉,未來隨著產業的逐漸擴大,“牛超市”的養殖規模預計可達350頭,每年可創造效益4000萬元,還能帶動周邊群眾100多人實現家門口就業。
西門塔爾肉牛。人民網 曾智慧攝
為推動全縣肉牛產業發展壯大,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鎮沅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制定出台《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肉牛產業發展五年行動(2021—2025年)實施方案》和“信用貸+擔保貸+保險貸+活體貸”的金融支持肉牛產業發展政策“組合拳”,打通“肉牛+保險+貸款”運作模式,讓群眾買牛有資金,育牛有保險,賣牛有出路。
位於鎮沅縣恩樂鎮復興村隔界村民小組的“牛超市”。人民網 曾智慧攝
在一項項措施的扶持下,截至目前,鎮沅全縣共有肉牛養殖農戶13287戶,肉牛存欄7.89萬頭,出欄2.69萬頭,肉牛綜合產值達2.66億元。肉牛產業正在成為助力鎮沅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