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要樹牢勤儉作風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更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作風。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始終以勤儉節約、艱苦朴素的良好作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將勤儉節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制,推動全社會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文明新風。
勤儉節約要內化於心。“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秦始皇興建阿房宮凌雲蔽日,終被楚人一炬,付於焦土﹔唐玄宗沉迷於聲色犬馬,終至安史之亂,盛唐趨衰。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提倡並發揚艱苦朴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革命年代的“紅米飯南瓜湯”“天當被地當床”到新時代“勤儉節約是個傳家寶”,正是這份砥礪傳承的勤儉作風,凝聚起黨心民心,激勵著黨百折不撓、成就偉業。黨員干部要將勤儉節約永遠銘記在心,增強勤儉節約的政治自覺,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引領社會風尚。
勤儉節約要外化於行。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黨員干部要以自身行動切實做好勤儉節約的模范表率,自覺做好勤儉節約的組織者、宣傳者、示范者。在工作上,要在公務接待、日常用餐、食材採購等方面,堅決對公款吃喝浪費行為說“不”,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克服“花公家錢不心疼”的心態,意識到“浪費也是腐敗”﹔在生活中,要對子女言傳身教,發現鋪張浪費的行為要及時嚴厲制止,要大力宣傳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讓身邊的親戚朋友增強糧食安全危機意識,讓人人崇尚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蔚然成風。
勤儉節約要固化於制。“仁聖之本,在乎制度而已。”要嚴格落實中央相關規定和黨政機關公務接待、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相關管理辦法,從嚴從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以制度建設推動勤儉節約常態化長效化﹔要健全財政“三公”經費預算和績效評價管理制度,強化“三公”經費預算約束和過程管控,完善公務支出制度建設,確保公務接待、因公出境、公務用車經費嚴格管控﹔要落實紀委、審計等部門的監督責任,強化監督檢查和問責力度,對鋪張浪費行為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楊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