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由中共雲南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織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走過來時的路”大型主題採訪團走進紅河。來自中央、省、州、市等多家媒體記者走訪彌勒、蒙自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深入採訪革命先驅在紅河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
在彌勒市西一鎮攀枝村委會勒克村小組朱家璧紀念碑前,彌勒市黨史研究室四級調研員鄒凱榮和朱家璧的通訊員之子楊繼偉分別介紹了朱家璧參與領導彌勒西山、路南圭山起義,組建雲南人民游擊武裝主力部隊等光輝歷史。
在彌勒市中和鋪村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遇到了中和鋪戰爭親歷者盧竹軒,他今年81歲高齡,正在義務給學生講解這裡的戰爭記憶。同時,盧竹軒的兒子盧金福正是這次媒體行的講解員。盧金福對大家講述了祖父盧家貴及全村15名烈士,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洒熱血,不惜犧牲生命的豪情斗志以及全村村民繼承革命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以不懈努力與追求奮斗美好生活的故事。
一家三代,代代守護著中和鋪。盧金福說:“國家政策好了,村裡也實施了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加強了紅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大力弘揚革命精神,教育引導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樹高千尺不忘根,我們要用生命去堅守、去傳承、去詮釋,讓紅色基因代代續、革命薪火代代傳。”
隨后,採訪團一行來到蒙自市,先后到西南聯大蒙自分校紀念館、文瀾街道落龍庄村委會小東山村革命活動據點、中共雲南一大會址進行了實地採訪。
在小東山村革命活動據點,小東山村革命歷史陳列室發起人之一的當地村民羅宏興為大家講述了迤南地區革命的星星之火。在中共雲南一大會址——查尼皮,大家仔細聆聽講解,沿路拾級而上,紀念碑前感悟紅色精神。(海波 文/圖)
![]() | ![]() |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