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普立鄉戈特村:

“百年茶園”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2021年04月10日10:02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游客體驗採茶。
游客體驗採茶。

看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品普立鄉戈特村百年老樹茶。早春三月,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戈特村的清晨寧靜而安詳,陽光透過薄霧均勻地洒在茶園的上空,給嫩綠的茶葉渡上金邊。大山、高橋、峽谷、村落錯落有致,好一片靈秀之地。

清晨,村東的山頭,天空剛露出一線的魚肚白。60歲的朱早梅已在茶樹間忙活,老人靈巧的手指在嫩芽間穿梭,十幾秒的時間,一把茶尖便被採摘了下來。

談及老樹茶,村裡的老人並不陌生。制茶、喝茶早已成為戈特人血液裡流淌的鄉愁。據悉,戈特村地處泥豬河峽谷地段,海拔低、氣溫高,從泥豬河蒸發的大量水汽增加空氣濕潤度,獨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這片品質上好的老茶樹。68歲的柴正達介紹說:“戈特村制作出來的老樹茶,條索緊實肥碩、色澤墨綠油潤、全芽披毫,湯色橙明透亮,香氣清純持久、茶味濃厚回甘。”但是,在五十年代因市場和流通體制改革等原因,採摘加工、銷售茶葉中斷﹔七十年代被村民砍柴損毀不少老茶樹,截至目前老茶園僅剩下零星分布的200多畝。近兩年,隨著老樹茶行情上漲,這片茶園成為村民們的“心頭寶”,也是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

中午時分,集中收茶點人頭攢動,村民們小心翼翼地將茶葉放在簸箕上稱重。在集中放置點,村民採摘來的茶葉被均勻地鋪在竹篾上,陣陣清香充斥整個房間,制茶師傅在萎凋的茶葉中挑出不合格的芽頭。

下午四點,萎凋后的茶葉開始殺青。

忙碌一天后,制茶師傅都會泡上一杯茶,面對群山享受這份愜意的時光。

村總支書記浦紹賢介紹,近年來普立鄉戈特村本著“要產業扶貧,更要綠色扶貧”的理念,以綠色扶貧的方式發展產業,成立宣威市特豐惠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結合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與宣威某茶葉有限公司合作,流轉土地300余畝發展有機生態茶,在保護好現有的老茶樹的基礎上,加大茶園建設力度,通過產業扶持、技術培訓、品牌培育等將戈特茶葉培養成為戈特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幾年來戈特村茶葉產量達6000至8000公斤左右,淨利潤約6萬至8萬元,目前戈特村發展茶業種植加工生產已經帶動了全村83戶282名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普立鄉林業站的負責人李學銳介紹,戈特村的老樹茶見証了普立鄉種植茶樹的歷史悠久。近年來,普立鄉黨委政府明確,將茶葉產業作為普立鄉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優勢產業,依托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在現有200多畝老茶園的基礎上,將在戈特、攀枝嘎兩村發展1000畝生態茶園﹔同時,結合對全鄉現有的老茶樹資源保護與開發,全面提高茶葉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推進普立鄉茶葉產業向產業化、標准化、品牌化邁進。(沈良斌 董婭娟 高晶 文�圖)

(責編:徐前、祝鴻偉)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