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陸良縣立足蔬菜產業優勢,做強“陸良蔬菜”品牌,“十四五”時期,陸良縣將推進全縣蔬菜產業提升產品檔次,拓展蔬菜高端市場,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供應核心區。
截至目前,陸良縣蔬菜種植規模達72萬畝,佔全市蔬菜外銷份額90%左右,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葉菜類蔬菜生產基地和粵港澳大灣區蔬菜供應基地,蔬菜已成為全縣最重要的富民主導產業之一。
“十四五”時期,陸良縣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部署,將推動蔬菜產業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之路,提升蔬菜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推進全縣蔬菜產業提升產品檔次,做大做強“陸良蔬菜”品牌。
在規模化方面,陸良縣以發展規模化露地蔬菜和高端設施蔬菜為主,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蔬菜標准園建設,在全縣分別創建5個“萬畝連片”、50個“千畝成方”的露地蔬菜基地。2023年,建成標准化、規模化基地15萬畝,全力打造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蘑菇村”“慈姑村”“蘿卜村”“辣椒村”,建成“一村一品”蔬菜專業示范村30個。在專業化方面,陸良縣推進品牌集群創建,著力抓好品牌建設,打造有機、綠色的陸良蔬菜公共品牌,提高產品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以設施蔬菜、標准化生產為突破口,做大做強“陸航水培蔬菜”“田園供港蔬菜”“綠圓菇業”等企業品牌。在綠色化方面,陸良縣全面實行綠色生產、推進綠色防控、全面實行產品溯源。在組織化方面,陸良縣將積極引進國內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關聯企業、配套企業和研發機構,推進蔬菜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提高整體效益。通過招商,積極引進全國知名的大型龍頭企業,至少6家落戶陸良。2023年,力爭形成規模以上蔬菜企業40家。在市場化方面,陸良縣創新產銷對接機制,構建高效穩定的省內外、境外產銷流通渠道。一是加快中國(雲南)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建設步伐,盡快建設集蔬菜展銷、產品檢測、倉儲保鮮、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二是幫助現有農業流通企業、專業合作社組建銷售團隊,開拓外地市場,建設穩定的蔬菜銷售渠道。三是提供政策,引導、扶持現有的蔬菜分揀、加工、流通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走龍頭帶動產業、產業鏈接基地、基地連接農民的良性發展道路。四是鼓勵生產、流通企業及社會力量發展電子商務、蔬菜配送、連鎖經營等新模式,引導發展一批蔬菜購銷經紀人隊伍。五是加強市場營銷、冷鏈物流等方面信息服務能力建設,實現以銷定產。(劉良偉)
![]() |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