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樹下種重樓 農民增收有“良方”

程浩

2020年09月21日10:15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重樓已結果。人民網 程浩 攝
重樓已結果。人民網 程浩 攝

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核桃種植面積達107萬畝,被譽為“中國核桃之鄉”。這幾年核桃價格一路走低,咋讓種植核桃的老百姓持續增收,當地把林下中藥材種植作為特色產業之一,老百姓體會到了“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滋味。

以富恆鄉為例,當地引進雲南亞榕順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專業種植重樓,老百姓到基地務工,賺到了錢,學到了種植技術,一舉多得。

雲南亞榕順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重樓種植基地位於富恆鄉富恆村岩前村民小組,10多個育苗大棚裡,大拇指頭高的重樓苗正在長著,一株挨著一株。不遠處的山地裡,核桃林下的重樓已長到半人高,石榴籽一樣的重樓果子紅彤彤的。

公司總經理薛明介紹,再過不到一個月,重樓的果子、根莖就可以採收,“果子可用來育苗,根莖留三分之一繼續長,切掉的三分之二走入市場。”

雲南亞榕順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當年流轉富恆村林地2800多畝,進行中藥材、堅果、水果等種植。當初為何選擇在富恆村發展種植產業呢?“富恆村海拔2500米左右,根據鑒定,這裡種出的重樓藥用價值是低海拔地區的1.32倍。”薛明說。

發展前景廣闊,公司用工量跟著增多,2019年用工規模達1.5萬人次,村民們不僅賺到工資,還學到除草、施肥、幼苗移栽等重樓種植技術。以岩前村民小組為例,55戶村民均會到公司務工,有季節性的,有長期性的,每天每人收入80元起步。

43歲的李雄長期在公司務工,如今已干了7年多,每月工資3000元,妻子在公司食堂做飯,每月工資2000多元,兩口子工資加一塊兒,年收入6萬多元。李雄還把自家的10畝多林地流轉給公司,一次性收入7000元。自家還有兩三百株核桃樹,每年也有上萬元收入。

收入是一方面,李雄更看重重樓種植技術,這幾年,他在自家院子裡試種了兩三千株,經過幾年生長期,去年他把重樓果子賣給別人育苗,有了幾百元收入。李雄打算技術成熟后回家單干,“那樣比務工收入高多了。”他說。

雲南亞榕順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目前種植重樓250畝,帶動村民種植150畝。“公司規劃到2030年將重樓種植面積拓展到800畝。”薛明說。

信心挺足,可問題不少。農業產業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目前公司前期投入7500萬元,可每年收入上千萬元,入不敷出,還有很長的路走﹔基地基礎設施不牢固,應對風險的能力較弱﹔專業性人才缺乏,影響日后發展。”薛明分析說。

這三個問題,當地黨委政府在積極想辦法。資金問題,富恆村黨總支今年與公司簽訂協議,整合100萬元村集體資金入股公司,在接下來的5年,預計村裡每年能獲得不低於4.5萬元的分紅,既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資金問題。基礎設施,當地黨委政府這兩年整合資金硬化五六公裡路面,公司跟著“沾光”﹔人才方面,公司與大理農林職業學院進行校企合作,共建技術咨詢、指導、教學實習、就業實踐基地。

一系列措施下,公司發展的環境好了許多。薛明說自己有信心把企業發展好,讓漾濞中藥材產業成為繼核桃產業后,另一個富民的主導產業。

后記:

雲南亞榕順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近就業問題,幫助群眾拓寬了增收致富渠道,更活躍了村民的思想、增強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也為其他地方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鑒和可復制的發展經驗。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