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防毒面具作業 大臨鐵路紅豆山隧道貫通

2020年07月09日12:43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中鐵十局施工人員慶祝紅豆山隧道順利貫通 供圖
中鐵十局施工人員慶祝紅豆山隧道順利貫通 供圖

人民網臨滄7月9日電 7月9日,隨著最后一聲炮響,由中鐵十局承建的雲南大(理)至臨(滄)鐵路全線重點控制工程——紅豆山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該條有毒有害氣體隧道掘進難題順利攻破,為大臨鐵路早日開通奠定堅實基礎。1200人的團隊,歷經1500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終於實現了紅豆山隧道順利貫通。

大臨鐵路紅豆山隧道,是目前我國鐵路建設中遇到的一座匯集了8種有毒有害氣體、長距離大規模強涌水、高地溫、長段落花崗岩蝕變的長大隧道。隧道位於臨滄市鳳慶縣、雲縣境內,全長10616米,毗鄰瀾滄江,群山環抱,地理環境極為復雜,為完成10公裡多的隧道,施工便道修了37公裡。

“紅豆山隧道因為有害氣體的種類最多、濃度最高、危害程度最大,其有毒有害氣體極高度危險區域長達4210米,高度危險區域3630米,高度以上危險區域佔隧道全長的73.8%,每掘進一米都充滿未知與挑戰,隻有參與其中的人才知道貫通的份量和勝利的來之不易。”中鐵十局大臨鐵路項目部副總工程師全斐感慨地說道。

紅豆山隧道於2016年5月開工,2017年6月隧道內發現硫化氫、二氧化碳等8種有害氣體。此外,隧道內還遇到近40℃的高溫區域,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外運大量冰塊降溫,工人們經常頂著高溫、佩戴防毒面罩進行施工。

由於沒有可借鑒的施工經驗,施工單位多次邀請石油、煤礦等行業知名專家現場會勘,召開專家會,研究有害氣體的處理方案﹔同時在紅豆山隧道建立“特殊地質專業研究實習基地”,組織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共同學習,掌握有害氣體的防范知識,研討具體的施工方法、工藝標准。經過反復的現場驗証,形成了一套針對多種有害氣體的控制標准和施工方法,成功解決了多種高濃度、有突出危險有害氣體隧道施工難題。2019年11月,紅豆山隧道科研團隊參與了川藏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暫行規定的編制,第一次將有毒有害氣體隧道的危險等級劃分標准,預報、監測、防突及風險管理納入設計及施工規范。

據全斐介紹,紅豆山隧道的施工難點具有獨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施工中形成了施工工法4項、專利40項,其中“有毒有害氣體地下工程消石灰水光面爆破”“有害氣體隧道快速降毒”等施工方法和“隧道有害氣體監測數據無線接力傳輸系統”等發明得到了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

大臨鐵路北起廣大線大理站,從大理州跨越瀾滄江后到達臨滄市,線路全長202公裡,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60公裡。建成通車后,大理到臨滄將由現在公路運輸的近5小時壓縮到1.5小時,結束臨滄市不通鐵路的歷史,有效改善滇中、滇西區域交通格局,起到助推我國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積極作用。(徐前、周永勃、王一翔、楊華)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