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滄源“三個堅持”持續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

近年來,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持續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不斷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基層黨組織固邊穩邊興邊能力和服務發展效能進一步提升。
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持續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將1個社區黨總支升格為社區黨委,94個村(社區)全覆蓋建立黨總支,下設402個村民(居)小組黨支部,採取單獨或聯合組建方式,在125個邊境村(居)民小組成立76個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覆蓋到底到邊﹔持續鞏固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成果,通過實施黨支部“擴先提中治軟”行動,全覆蓋對808個黨支部分類定級,基層黨組織引領力、組織力、統籌力、服務力不斷提升,班洪村被評為“雲嶺先鋒紅旗黨支部”,勐來村、班洪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典型案例分別榮獲雲南省優秀案例一、二等獎,嘎多村黨總支、龍乃村黨總支、縣職業技術學校黨支部被確定為省級示范點培育點。
堅持抓隊伍提素質,全力鍛造一支堪當鄉村振興重任的基層干部隊伍。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積極回引68名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配備95個村(社區)武裝干事,率先在全市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培養工程,面向優秀村干部定向招錄鄉鎮事業人員6名,公開招聘24名基層治理專干,新招錄109名鄉鎮工作人員,選派244名駐村工作隊員到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強邊固防等一線,不斷充實基層一線工作力量﹔全覆蓋開展駐村工作隊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集中培訓13期2232人,充分利用東航定點幫扶、上海崇明區對口幫扶資源優勢,選派縣鄉村干部外出參加各類培訓、調訓486人次,幫助基層干部見世面長才干,讓基層干部政治上有奔頭、經濟上有盼頭、工作上有干頭。
堅持抓重點強服務,為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証。分發揮縣委統籌作用,建立干部包保、單位挂鉤邊境村(社區)制度,2000余名干部回鄉做示范助力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建成嘎多村、龍乃村、國門新村等一批富邊的樣板、穩邊的示范、守邊的屏障村寨。建立鄉(鎮)黨委班子成員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挂鉤聯系制度,撬動村集體經濟發展,93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村均達10萬元以上。持續培育“糖、茶、果、菜、牛、煙、蜜、米、竹、膠”+旅游等億元支柱產業,推進堅果(核桃)、柑橘、中藥材、蔬菜、茶葉、養蜂、林下種養殖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有效推動群眾收入穩定增收。(衛璇)
來源:臨滄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