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澄江:移民村創示范 共建美麗新農村
近年來,馬房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全力抓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團結帶領各族群眾,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家園。
馬房村,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撫仙湖北岸,因元末梁王在此建軍營屯軍馬而得名,這裡世代聚居著漢族、彝族、回族、苗族、壯族等民族。
澄江市馬房村一角。童納攝
仲夏的馬房村,荷塘繁茂,白鷺翩躚,步步皆景。走進馬房村,村裡房子的牆面增加了一條條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標語、一幅幅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宣傳畫,房屋錯落有致,街道整潔衛生,呈現出一派美麗、和諧的新農村景象。
馬房村五組黨支部書記許李坤介紹:“我們抓住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機遇,對部分牆面和房屋外觀進行美化裝飾,讓馬房村的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上牆,讓村民和游客都知道村子的歷史文化。”
近年來,馬房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撫仙湖保護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了具有馬房村特色的蝶變之路。為了保護撫仙湖,馬房村率先完成沿湖273戶856人的生態移民搬遷。為了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馬房村再次作為試點,一次性流轉數百畝土地,調整農業結構,尋找發展新路徑。全村各族群眾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在保護撫仙湖的同時,充分利用優越的交通區位和濃厚的歷史文化,大力發展以民宿、餐飲為主,農業觀光旅游的鄉村休閑旅游產業。
“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結合馬房村的特點,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同時,通過‘引進、培養、留下’等方式,強化人才支撐。把各族群眾凝聚到一起,共謀發展,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許李坤說。
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過程中,馬房村還注重用活用好民族政策,將民族團結政策與撫仙湖保護治理、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推進各項事業發展。馬房村的“蝶變”和發展潛力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才返鄉創業以及客商投資。
某餐飲店負責人杜汪洋說:“現在我們村的環境越來越好,我自己也喜歡做餐飲,就回家鄉創業。”
“隨著政府宣傳的力度加大,還有周圍環境的打造、改善,馬房村知名度會越來越高,到這邊來玩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更好一些。”另外一家餐飲店負責人楊剛說。
同時,馬房村立足文化資源優勢,扶持民族文化產業發展,支持彝族刺繡人才培養和傳承。2019年底,玉溪市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工藝師李世美在黨群服務中心成立了工作室,向各地游客展示彝族刺繡的魅力。
如今的馬房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產業興旺。在黨建引領,民族團結示范創建的推動下實現了產村融合、產業融合,成為了“幸福村”、示范村。(童納、曾穎穎 澄江市融媒體中心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