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

2021年05月26日17:44  
 

茶產業已成為普洱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普洱市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台”的發展思路,緊緊圍繞品牌、標准化、品質、大批量、影響力“五要素”,穩步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

“大產業”體系逐步形成。普洱市結合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重點打造茶葉、咖啡、生物藥、肉牛、果業5大產業,統籌抓好橡膠、蔬菜、水果、烤煙、蠶桑、漁牧、核桃等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了5大重點產業為支撐,其他特色產業為補充的高原特色“大產業”體系。5大重點產業實現綜合產值543億元。

“大品牌”建設成效顯著。按照“產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業上、企業落在基地上、基地落在綠色上、綠色落在一流上”的工作思路,突出“綠色化”工作主線,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抓“綠色食品”基地建設,全市茶葉、咖啡、水果、堅果、中藥材、蔬菜、花卉、食用菌、甘蔗等綠色食品產業種植規模達786.51萬畝,普洱市獲得中國有機認証証書數和企業數在全省排名第一。抓“綠色食品牌”創建,有機茶認証企業和認証証書數量均居全國第一,7個產品分別榮獲雲南省“十大名茶”“十大名果”“十大名藥”稱號,“普洱茶”榮獲全國綠色農業十大最具影響力地標品牌。“三品”認証基地達347.65萬畝,全市獲得“三品”認証企業228戶,認証產品510個。

“新主體”不斷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組織申報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7家,初評通過5家。全市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179家(2020年申報10家),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1戶,超億元的20戶,超2000萬元的有103戶。

“新業態”正在呈現。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以經營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按照全產業鏈理念打造產業,全市農產品加工經營主體(不含個體工商戶)達到743個。全市農產品加工業(含個體工商戶)完成現價總產值627.47億元。引導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向縣城、重點鄉(鎮)和產業園區集中,打造產業集群,形成加工引導生產、加工促進消費的格局。大力發展“互聯網+”“旅游+”“生態+”等新產業新業態,“黨支部+村農業綜合開發服務部+企業+農戶”等新型經營模式不斷走向成熟。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健康發展,全市休閑農業經營主體達1391個,帶動農戶8653戶,接待消費者554.37萬人(次)。雲南柏聯普洱茶庄園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被評為雲南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企業,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芒景村、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被授予全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被認定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瀾滄縣惠民鎮芒景村、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同心鎮那柯裡村等12個村被認定為雲南省特色旅游村。(鄭紅)

來源:普洱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