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貼花背被。
近日,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工作人員走訪了符合市級非遺項目“寶峰貼花”代表性傳承人申報條件的貼花制作藝人,與她們的交流,傾聽她們與貼花技藝的不解之緣。
韓家營八街子村的張蘭英、張美蘭兩位藝人雖已年過七旬,但依舊手法嫻熟、做工細膩,作品供不應求。兩位老人二十多歲的時候,把貼花背被當作養家糊口的一門技藝。她們白天參加生產隊干活,隻能在夜晚拿起剪刀和布料進行創作,或許正是在寂靜的環境中,造就了她們嫻熟的手法。
上百年來,寶峰貼花背被制作一直以來都是養家糊口的一門技藝,一般不傳給外人,大多是由母親傳給女兒,婆婆傳給兒媳婦。八街子村51歲的王瓊芬屬於母親傳給女兒的典型代表,上方古城村52歲的詹美仙是張美蘭的徒弟,她們都一直堅守著貼花背被這塊藝術陣地,並辛勤地耕耘著。這些“守藝人”世代相傳,初心未改,並表示“隻要有人喜歡學,願意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
寶峰貼花技藝“守藝人”正在進行貼花制作。
寶峰貼花背衫是一件精巧實用又美觀的藝術品,被面上的貼花有富貴牡丹、梅花、佛手柑、長壽桃、金絲鳥、吉祥魚等象征福祿壽禧、年年有余吉祥圖案,其花色艷麗,做工精美,用來背孩子,寓意著小孩健康成長,長命百歲,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孩子的寄托和希望。在制作過程中,藏著一些精妙的技巧,在一剪、一粘、一貼中,凝聚著貼花制作人的絢麗人生和情感世界。
2019年2月,寶峰貼花被命名為晉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20年10月命名為昆明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類保護項目。此次對寶峰貼花代表性傳承人的推薦申報,對寶峰貼花這一做工精美,貼花圖案風格獨特,精巧實用又美觀的民間藝術的傳承保護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姚生 文/圖)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