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峨山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發展的“紅色引擎”作用,不斷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多措並舉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高位統籌、梯次推進,構建上下聯動的大格局,明確“干什麼”的方向。研究制定《峨山縣“十四五”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明確每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奮斗目標和發展路徑,到2025年底,全縣8個鄉(鎮、街道)實現整鄉推進,76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
因地制宜、創新機制,探索多元發展的新路徑,理清“怎麼干”的思路。以推廣“黨支部+公司+合作社”模式為主線,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方式,涌現出一批可學習借鑒的范本,如大龍潭鄉雨龍小組包山菌產業、塔甸鎮七溪村青花椒種植產業、嶍峨古鎮商鋪等強村項目。
獎優罰劣、樹立導向,增強主動發展的責任感,解決“不想干”的難題。每年縣級財政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扶持一批列入扶持計劃的項目,確保2025年村村都實施一個集體經濟項目。同時,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明確一名有管理能力和經驗的人負責村級集體經濟工作。通過出台《峨山縣村級組織班子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峨山縣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獎勵辦法(試行)》,加大獎懲力度。
科學組織、規范實施,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管理,劃定“不能干”的底線。健全完善村級“三資”管理制度,每年開展一次清理核查,不斷完善村級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審計監督,建立健全問題發現和處置機制,從源頭上堵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不規范行為,為村級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呂琳)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