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高黎貢山隧道建成中國鐵路史上又一裡程碑工程

2021年04月12日15:13  來源:保山日報
 
原標題:把高黎貢山隧道建成中國鐵路史上又一裡程碑工程

  大理至瑞麗鐵路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完善路網布局、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加快“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的重要舉措,對保山、雲南乃至周邊國家實現跨境合作、互通互聯和加快邊疆民族地區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月下旬,記者走進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的大瑞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亞洲在建最長山嶺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斜井、國內最深鐵路豎井,實地採訪了目前工程建設進展。

  大理至瑞麗鐵路位於雲南省西部,全長約330公裡,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規劃中泛亞鐵路(西線)中緬國際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重點控制性工程——高黎貢山隧道全長34.538公裡,是目前世界第七長大隧道、亞洲最長的山嶺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位於怒江車站和龍陵車站之間,隧道進口位於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大峽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緊臨抗日戰爭著名紀念地惠通橋,隧道出口從1100余米深的地下穿過鬆山抗戰遺址和龍陵縣城后,進入德宏州芒市,預計總投資36億元。

  由於怒江峽谷和高黎貢山地質條件在鐵路施工史上實屬罕見,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具有“三高四活躍”的特點,“三高”即高地熱、高地應力、高地震烈度,“四活躍”即活躍的新構造運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活躍的外動力地質條件和活躍的岸坡淺表改造過程的特征,幾乎囊括了隧道施工的所有不良地質和重大風險。

  如何實現高黎貢山自然生態保護與施工建設雙平衡?建設單位投入數千萬元進行了高地溫防治、輔助巷道修建、工裝工藝等方面研究,在開展了10多個方案研究比選后,確定了目前“TBM+鑽爆法結合的隧道施工方案及豎井+斜井的輔助巷道”方案,施工難度在目前世界隧道工程領域前所未有。隧道進口段穿越18種岩層、12條斷層﹔出口段穿越8種岩層、7條斷層,其中2條為活動斷層,其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程度十分罕見,堪稱鐵路建筑史上的“地質博物館”,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因保山與德宏海拔不同,隧道需從高黎貢山山底無間隙貫穿,為確保高黎貢山隧道順利施工,需建設進入正洞施工的主要輔助通道,即一道斜井、兩道豎井。斜井主井長3850米,副井長3870米,斜井工程是高黎貢山隧道項目的關鍵工程,屬國內鐵路建設中最長斜井。

  主體工程開工后,項目部組合了短進尺、弱爆破和施噴機械等技術性手段進行施工。2020年6月23日,主井已經到達井底,副井於8月31日到達井底。同時,兩座豎井同步開工建設,其中的1號豎井深度達764米,不僅是當前國內在建鐵路最深豎井,也是亞洲在建鐵路最深豎井。目前,1號豎井崛起到底並通過驗收,正在進行井底車場施工。

  從龍陵鎮安鎮沿滇緬公路出發,驅車一個小時駛入施工便道,海拔從1780米陡降到1100米的隧道斜井施工項目部,斜井工區書記楊虎正在和工人一起把制冷的冰塊裝車,准備送到斜井施工現場為一線工人降溫,楊虎介紹說:面對高地溫,項目部採取在掌子面及其他高溫施工地段增加局扇,對已施工段落高溫進行注漿堵水,減少高溫水的出涌,減少熱源。同時投入修建了制冷庫,在施工現場放置冰塊,建設空調休息室,改善現場作業環境,提高人員、設備的工作效率,確保高黎貢山隧道的順利建設。

  為拍攝一線工人艱苦作業場面,記者按照安全規定換好雨鞋,穿上工地必備的速干衣,通過3.8公裡斜井進入正洞施工現場。打開車門,一股潮濕悶熱的熱浪扑面而來,高溫、高濕曾讓照相機一度停止工作,需不斷用紙巾擦拭,整個隧道處於高地熱環境中,38℃高溫熱水不斷大量涌出,隧道上部溫度達42℃以上,冰塊降溫滿足不了施工需求,施工現場還採用工業降溫設備降溫,高溫、高濕隨著隧道施工不斷增加。每天,建設者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裡克服重重困難、一點點掘進。

  據介紹,除了高溫、高濕,大涌水也是隧道施工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而安全、質量、進度刻不容緩,工人們裹著雨衣、穿著雨鞋,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施工。

  施工台架下,工人緊緊抱著風鑽,一個長4米的系統錨杆孔鑽下來大概十五分鐘,這十五分鐘意味著他們將要在水帘下一直沖淋著,就好比整個身體裹著雨衣躺在溫水中一樣。為降伏“水龍”給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項目修建了移動泵站和固定泵站、購置了1000千瓦、630千瓦、450千瓦等不同類型大功率的排水設備,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反坡排水方案,到目前為止排水量22532136.6方,約為2個西湖總蓄水量。

  高黎貢山隧道1號豎井是當前國內最深在建鐵路豎井,隧道地質復雜,施工難度大,幾乎涵蓋了所有隧道施工不良地質和重大風險。豎井施工過程中,多次發生突泥涌水、垮塌等險情,涌水最大的時候,每小時達300多立方米。為此,施工單位邀請專家現場把脈,研討處理方案。經過多次改進之后,豎井建設形成了開挖系統、出碴系統、懸吊系統、絞車提升系統等機械化流水線,實現了打眼、爆破、出碴、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全流程機械化作業,有效地加快了施工進度。

  面對重重困難,這支隧道施工“國家隊”發揮技術優勢,攻堅克難,雖然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是隧道施工遇到的眾多困難之一,但他們毫不退縮,充分體現了大國工匠精神。今后的施工任務依舊艱巨,甚至還會遇到更多未知的施工難題和困難,但他們繼續發揚“地熱高干勁更高、應力大決心更大”的拼搏精神,直面困難、迎接挑戰,把高黎貢山鐵路隧道建成中國鐵路史上又一裡程碑工程,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精品工程和不朽工程。(范南丹)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