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五裡多農博廣場:不止便宜 更是家門口的一站式採購的菜籃子

2021年01月19日17:38  來源:雲南網
 

  

五裡多農博廣場 通訊員 供圖

五裡多農博廣場 通訊員 供圖

小小菜市場,連接大民生。提起昆明的農貿市場,五裡多農博廣場可謂是昆明名氣最大的之一,除了價格實惠品質好,蔬菜水果、海鮮、熟食等各種品類非常齊全,可以輕鬆實現一站式採購。

每天五六萬人的人流量,過年前一個周,人流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萬人以上,放眼望去整個市場隨時都是比肩接踵、人頭攢動。大爺大媽們是採購的主力軍,進出農貿市場人手兩個大口袋幾乎都是標配。

【市場裡藏有太多網紅小店】

一家叫永興牛肉鋪的小店,買牛肉幾乎都是全天候排隊,一天要賣2頭牛,到了周末每天都要賣上3頭牛。“我們家的牛都是從鄉村採購過來的,隻賣最新鮮的牛肉,而且我們牛肉從來不打水,就是因為品質好所以顧客都是找著來買,有的顧客是從呈貢和晉寧那邊過來買的,甚至還有一個顧客從安寧打車過來就是為了買我們家的牛肉。”牛肉鋪的老板娘楊娜笑著說到。

在一樓的這家叫老面坊的店鋪,銀絲卷專門供應四星級以上酒店,想買到銀絲卷幾乎都要排隊10分鐘以上,大部分人都是一買就是幾十個。“我們的面粉質量非常好,價格也很便宜,幾乎都是批發價,來我們家的都是老客戶,我們靠的就是口碑相傳。”據店鋪老板宗麗軍介紹,因為實在是供不應求,做不出那麼多面點,所以幾乎都是到了下午2點左右就關門了。

一樓一家叫王牌秘味的鹵肉店是在抖音上非常火爆的網紅,專門賣鹵豬蹄、豬肘子、紅燒牛肉等鹵味熟食。“我們是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賣,到中午11點多就賣完了,除了肉質和味道都很好,我們一直都堅持批發價銷售,很多抖音上的朋友來這裡拍視頻上傳,所以我們就火了。”老板王飛是一個厚道人,非常招來往客人的喜歡。

在一家叫建水西門豆腐的店鋪前,大家都在排隊搶購。“他們家的豆腐是正宗的建水豆腐,從建水拉過來的,吃起來味道非常細膩,我幾乎每個周都要買一點。”市民李丙華家住在西站附近,每周末她都會雷打不動地來到這個市場撿便宜,而豆腐幾乎每次都是她的必選項。

五裡多農博廣場 通訊員 供圖

五裡多農博廣場 通訊員 供圖

【物美價又廉 昆明人家門口的一站式菜籃子】

上午9點多,五裡多農博廣場迎來了最熱鬧的時候,從負一樓到二樓幾乎都是擁擠的人群。走進市場裡,各種蔬菜水果應有盡有,熱氣騰騰的各類熟食更是添了不少煙火氣。兜裡隨便裝上一百元,在這裡肯定能買到一大筐東西。

石林老品種人參果10塊錢3公斤,山地大白菜2元錢一公斤,香蕉4塊錢一公斤,漾濞核桃10塊錢一公斤,車厘子便宜的隻要25元一公斤。“價格便宜”是五裡多農博廣場商戶們最大的“默契”,商販們或自產自銷,或從產地直接進貨,大家少賺點,吸引人流,薄利多銷。因為便宜,顧客很少討價還價,買賣得以快速成交。

物美價又廉,空手而來常常都能“滿載而歸”,這裡成了昆明市人氣最旺、價格最便宜的農貿市場。

“區別於傳統的農貿市場以‘菜’為主角,我們將其定位為農博廣場,這裡就是一個永不落幕的農博會,是昆明人家門口的一站式菜籃子,涵蓋約大部分傳統生鮮產品和特色生活配套,各類瓜果蔬菜、品牌生鮮、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同時這裡的蔬菜大部分都是產地直供,省去了中間環節,最大限度讓利於消費者,這也是我們物美價廉的秘訣。”雲南建投建筑機械有限公司市場管理方相關負責人楊春友透露。

【演繹昆明東郊傳奇 滿滿都是情懷】

五裡多農博廣場的前身是位於東郊路57號的老東站農貿市場,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東站就是晉寧、呈貢不少批發商和昆明菜商交接貨的集散點。當時,不少菜商從農村收割菜后,除了在此批發,也會在雲南建筑機械廠(即現在的雲南建投建筑機械有限公司)附近叫賣,結果發現周邊小區多、客流量不少,銷量也高,早早就能將菜賣完。由於少了中間環節,這裡的菜價格便宜、又新鮮,久而久之,東站附近自發形成了一個集貿市場,名氣也越來越大。

2016年,市場伴隨著五裡中央片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推進進行搬遷安置,老東站農貿市場於當年7月10日關閉並啟動了拆除和搬遷,同年 7月11日,新的市場——五裡多農博廣場正式營業。

“市場管理部按照‘裡出了問題改哪裡、缺什麼補什麼’的思路不斷調整業態,農博廣場逐漸形成現在品類多樣的八個大分區市場,在同一個分區內可以見到蔬果、肉類、雜貨、副食等各類攤位交錯布局,能夠滿足顧客不同需求。負一樓和一樓大部分為果蔬、肉類攤位,也賣熟食、炒貨、面點等,二樓最大面積被新開的和和平超市佔領,剩下區域還有多家特色小吃。五裡多農博廣場佔地面積16448.5平方米,目前商業使用面積24789平方米,涵蓋負一樓到二樓,擁有809個攤位、419間商鋪,配套有機動車停車位310多個,開業至今,市場沒漲過商戶的租金。”據市場管理部的負責人林萍介紹,高效的管理和優質服務讓市場立於不敗之地。

去年以來,農博廣場開始對商戶實行積分管理,不僅每年開展優秀商戶和消費者喜愛商家的評選,還根據考核情況減免甚至全免管理服務費用,充分調動了商戶積極性。“市場管理不再是管理方的事情,自然而然成了大家的事情,我們和商戶之間形成了一個良性互動。”在市場管理方相關負責人林萍認為,如果沒有一個管理方和商戶的良性互動,市場也不會有這麼火爆的場面。

如今的五裡多農博廣場,成功延續了老東站農貿市場的傳奇與輝煌,到這裡買菜不光是“撿便宜”,而更多的是它凝聚著昆明人濃濃的情懷。(記者 張成 通訊員 郭武輝)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