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玉溪市人大代表施桂麗:強化代表和部門職責雙融合

2021年01月15日15:33  來源:玉溪日報
 
原標題:強化代表和部門職責雙融合

農村婦女安全飲水困難、刺繡產業發展一直是市人大代表、峨山彝族自治縣婦聯主席施桂麗關注的焦點。“還需要再投入70余萬元建深井提水工程,不然棚租村雙龍小組的村民吃水還是成問題。”近日,施桂麗在小街街道棚租村委會雙龍小組深井邊說,這也是她今年要帶到兩會上的建議。

早在2010年,施桂麗還在小街街道任職時,就為小街街道雨來救、棚租、大維堵3個村委會的吃水問題奔走。2013年,當選市人大代表的她第一次把解決農村飲水難的建議帶到了兩會。自2016年開始,施桂麗提出的關於實施“母親水窖”慈善項目解決農村婦女安全飲水困難的建議陸續得到落實,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在小街街道實施了“母親水窖”集中供水工程。截至2020年底,以一年完成1個的進度,完成了4個“母親水窖”集中供水工程施工建設,解決了雨來救、棚租、大維堵3個村委會671戶2431人的飲水困難。只是,棚租村委會雙龍小組雖然由政府出資打了深井,有了水源,卻提不上水,飲水還存在困難。“不能讓村民守著水井還沒水喝,我會繼續跟進項目,一定要讓群眾喝上水,喝上干淨水。”施桂麗說。

除了農村安全飲水困難,峨山刺繡的傳承和發展也是施桂麗要在今年兩會上提的建議。峨山婦女心靈手巧,彝族刺繡歷史悠久,如何讓二者更好地結合,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是施桂麗一直在思考的課題。在她的帶領下,峨山縣婦聯通過開展刺繡、家政等就業培訓為婦女制定產業發展計劃﹔繡娘們聚在一起,繡飛鳥花草、繡青山綠水、繡家風家訓,在各級培訓交流中技藝愈發精湛﹔談家教、談社會、談法治,在各類思想溝通中婦女們知識面日漸開闊,不僅有了自己的交際圈,還能運用所學技藝進行作品創新。同時,縣婦聯還通過舉辦維權、健康、家教等知識講座為婦女解決實際問題,參與活動的人越來越多。2019年4月,基於繡彝繡、穿彝衣、唱彝歌、跳彝舞,傳承彝族文化,會繡花、會繪畫、會配色、會設計,發展彝繡產業的初衷,峨山縣第一個刺繡培訓基地在雙江街道建成。依托基地,施桂麗和婦聯的干部們積極爭取市級刺繡培訓項目、拍攝刺繡網課、培養彝繡骨干、幫助婦女發展生產、進行就業扶持,讓刺繡工藝與經濟價值挂上鉤,讓作品與市場接上軌。施桂麗感慨,這些都源於建議得到了採納和落實。

每年兩會,施桂麗都會把群眾的企盼進行分類,以代表建議的形式向市人代會提交。同時,對市級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協調更高層面的代表提議。2019年,因國家政策調整,婚前檢查變成了收費項目,施桂麗針對“婚前檢查率下降對人口素質的影響”開展調研,並撰寫《關於允許繼續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項目中支付婚前檢查費的建議》,請求全國人大代表李樹仙提交全國人大,並得到了落實解決。

施桂麗說,作為人大代表,她將繼續強化代表和部門職責雙融合,努力推進彝鄉婦女事業向縱深發展。(沈杰)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