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破題“十四五”產業發展玉溪峨山這樣干

2021年01月07日17:01  來源:玉溪日報
 
原標題:破題“十四五”產業發展峨山這樣干

  雲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1150標高地段主廠區施工現場,工程機械正進行場地平整作業。 本報記者 沈陽 攝

  峨山縣中醫醫院中醫醫療養老護理中心開啟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 本報記者 沈建龍 攝

  峨山縣紅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核心示范基地——金鳳菜園的聯體式智能溫室大棚內,工人正在進行無土生菜種植。 本報記者 沈建龍 攝

  雲南活發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正在加工鑄件

  □ 本報記者 唐雯霖 文/圖

  歲末年首之際,彝鄉大地生機勃勃。雲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能置換項目建設工地,近百台工程機械緊張作業﹔雲南恆昌東興鑄造有限公司變身雲南活發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讓破產企業重獲新生﹔雲南源天生物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好糧油”項目竣工,提升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帶動效應﹔鵬程物流開通日本、韓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加快構建現代物流產業體系。

  “十四五”開局之際,峨山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落實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要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立足鞏固提升和優化新型礦冶、新型材料、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特色生物資源及食品加工兩大重點優勢產業,積極培育現代物流、數字經濟、文化旅游及大健康新興產業,加快建設“323”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全縣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引進增量,盤活存量——

  加快工業經濟轉型步伐

  隨著建設“雲南綠色鋼城”號角的吹響,峨山縣全力推進雲南玉溪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產能置換升級改造項目前期准備、基礎配套、協調服務工作,展開聲勢浩大的搬遷安置、征地拆遷會戰。150余名干部挂圖作戰,進村入戶宣講政策,帶著感情做工作,一把尺子算補助,如期完成8個村民小組417戶村民搬遷協議簽訂工作。

  從魁閣山安置房修繕,到鳳凰谷過渡安置房建設,施工單位倒排工期,優化方案,全力奮戰,如期交付過渡安置房,確保千余名群眾按時搬遷入住。從大寨村舊房拆除到1150標高地段主廠區施工現場,挖掘機械舞動鐵臂,渣土車來回穿梭,壓路機成排推進,玉昆項目主廠區加快推進場地平整。

  作為“雲南綠色鋼城”重點支撐項目,投資212億元的玉昆項目將於2023年建成投產,形成515萬噸粗鋼產能規模,實現年產值360億元。依托玉昆項目,峨山縣將在“十四五”期間延伸發展鋼材精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綜合物流業,並將化念鎮打造成產城融合的現代化綠色鋼城。搶抓“雲南綠色鋼城”建設契機,推動產業升級,綜合交通建設提升區位優勢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堅持產城融合,優化產業布局,以重大項目引進為支撐,鞏固提升優化新型礦冶產業。

  1988年建成的雲南恆昌東興鑄造有限公司,經多輪技改擴能后,曾雄居西南樹脂砂造型工藝機床鑄件生產企業之首。然而,由於規模擴張造成債務負擔過重,加之市場持續低迷、產品價格走低,自2013年開始深陷虧損泥沼,最終因資金鏈斷裂走向破產境地。為彌補峨山縣乃至玉溪數控機床制造產業鏈斷檔,峨山縣積極協調推進企業破產清算和司法拍賣,最大限度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同時,成功引進雲南活發集團競拍收購,組建雲南活發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於2020年9月恢復生產。

  重獲新生的峨山鑄造業在近四個月內完成產量5500噸,實現產值3500萬元,在鞏固雲南市場的基礎上,成功拓展了江蘇和日本市場,預計2021年實現銷售1.3億元。雲南活發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建學介紹,“十四五”期間,企業還將積極參與峨山縣鑄造企業盤活工作,並在創新鑄造工藝技術的同時,拓展延伸產業鏈發展智能裝備制造。

  如今,峨山縣立足盤活存量,提升質量,積極實施產業基礎再造,補齊產業鏈和供應鏈短板,發揮產業優勢和配套優勢,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產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堅持把發展著力點聚焦於實體經濟,引進增量與盤活存量並舉,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促進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成為峨山縣破題“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的第一個答案。

  優化布局,培育龍頭——

  提升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山腳種蔬菜、山腰栽水果、山頂是畜煙。”峨山縣大龍潭鄉迭所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方春富介紹,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中,迭所村委會結合氣候、生態、環境,持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布局,立足“小、特、精”發展思路,提升農業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

  招商引資建成峨山縣輝軒養殖有限公司,實現生豬規模化養殖。以“公司+農戶”模式,建成規模化養雞場、柑橘種植基地、牛蛙養殖基地,建立三華李和蔬菜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迭所村委會立足引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

  截至目前,迭所村委會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2500畝,水果種植面積發展到2200畝,烤煙種植面積穩定在750畝。農戶生豬、肉牛、羊年出欄超過1600頭(隻),雞年出欄15萬隻。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萬元,是2015年的2倍。

  “十四五”開局之際,峨山縣緊扣打好“綠色食品牌”,立足民族特色和生態優勢,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著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推進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構建以煙、畜、菜為重點的“3+N”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建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生產基地。

  雲南源天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興富介紹,隨著“中國好糧油”項目竣工,企業食用油加工能力提升到8萬噸,目前正加快推進面向全省建設油菜籽、核桃、油橄欖、火麻籽、茶葉籽等30萬畝油料基地。隨著旗下雲南南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原料種植、精深加工、產品開發領域初步建立起全球領先優勢,將有力帶動除虫菊產業發展。在“十四五”期間將以峨山為重點,建設2.5萬畝原料基地,滿足200噸除虫菊精油和1000噸制劑的產能需求。同時,企業立足發展循環經營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充分利用食用油、除虫菊加工尾料發展復混肥、有機肥和新型功能型肥料,鞏固煙草、林業、甘蔗三大客戶訂單,拓展零售和海外市場,做強肥料板塊。

  目前,峨山縣正加大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型和行業領軍型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構建“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緊密利益共同體,穩定產銷關系,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動農業產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生產、加工、營銷全產業鏈條。

  堅持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銜接,著力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發展質量效益,推動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鞏固提升和優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成為峨山縣破題“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的第二個答案。

  開拓創新,轉型升級——

  推動第三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從“開汽車”到“開飛機”,“十四五”開局之際,玉溪市鵬程運輸有限公司相繼開通韓國首爾、日本大阪的國際航空物流航線。標志著在雙循環新格局下推進現代物流產業體系中,鵬程展翅首開玉溪國際航空物流先河。

  面對卷煙產品運量和運價下滑的情況,鵬程運輸積極開拓非煙物流。看准國際航空物流發展機遇后,通過租賃經營貨運飛機,開拓跨境電商航空物流業務。企業總經理朱輝介紹,兩架波音貨運飛機一周往返韓國首爾12趟、日本大阪6趟,一年可實現產值2億元。

  朱輝透露,目前企業正抓緊與越南、泰國及國內航空公司和機場對接,力爭2021年再開通這兩條國際航空物流航線。同時,加快組建境外航空物流公司,提升航空物流效能。未來五年,鵬程運輸將立足卷煙產品運輸,積極開拓非煙物流,立足公路運輸,拓展航空物流,積極融入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大潮。

  以鵬程運輸開啟玉溪國際航空物流先河為引領,“十四五”期間,峨山縣將充分發揮面向南亞東南亞公路、鐵路交通節點優勢,推進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礦冶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培育壯大以現代物流為主導的生產性服務業。

  走進峨山縣中醫醫院中醫醫療養老護理中心,醫護人員正忙著為老人們測血壓、做理療。入住養老護理中心一年多的79歲徐關第老人此前因患腦梗幾乎無法行走,通過長期堅持理療和精心護理,如今老人已經能夠下地慢走。

  峨山縣中醫醫院院長張雪娟介紹,中心於2017年下半年投入運營,成為全省首批“醫養結合”試點機構和全市首個醫養護理中心。中心依托中醫醫院醫療資源,打造具有中醫特色的預防、醫療、養老、養生深度融合的健康養老服務。

  盡管條件限制、床位有限,目前隻接收了13人。但張雪娟認為醫養結合打破了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實現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患病治療、康復護理以及生活照料的無縫對接。醫養結合雖說守護的是夕陽紅,但在老齡化日趨加重的今天,催生的是養老消費的提檔升級,開啟了朝陽產業之窗。

  “十四五”期間,峨山縣將充分利用新型城鎮化帶來的新機遇,堅持以人為核心的理念,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加快發展健康養老、家政物業、文旅體育等服務業,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標准化、品牌化。

  立足推進與紅塔區中心城區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搶抓新型城鎮化發展機遇,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項目建設和提供服務供給,推動第三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成為峨山縣破題“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的第三個答案。

  融合發展,變革動力——

  數字賦能為產業發展裝上新引擎

  在峨山縣紅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峨山菜園”中心控制室,工作人員移動鼠標,電子顯示大屏上各個種養基地、產品質量檢測、專營店銷售的實時監控畫面盡收眼底,同樣的場景也呈現在了手機App線上商城平台上,讓客戶切身感受舌尖上的安全。

  在其核心示范基地金鳳菜園的聯體式智能溫室大棚內,有機無土栽培的生菜翠綠欲滴,新品種小番茄挂滿枝頭。通過農業物聯網賦能“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峨山菜園”建成25個種養基地,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帶動農戶超過3000戶。

  企業副總經理劉泓喜介紹,“十四五”期間,紅楹農業將進一步把“峨山菜園”打造成集種植管理、採收營銷、質量檢測於一體的智慧農業平台。同時,通過創新運營模式,在中心城區加大線下實體店建設力度,啟動果蔬交易市場和冷鏈物流建設,帶動發展5萬畝種養基地,助力峨山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玉溪鴻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茜介紹,企業將在“十四五”期間重新選址建設標准化、智能化工廠,進一步提升工業大麻產能規模。雲南活發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將積極延伸產品鏈進軍智能裝備制造領域,雲南源天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在完成“中國好糧油”項目后也將啟動智能化改造。

  立足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峨山縣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整合,促進傳統產業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同樣是中心控制室的電子顯示屏,呈現的是峨山縣城練江南苑小區的每條道路和每個門禁。98個監控攝像頭,加上車牌識別、人臉識別門禁系統,與公安聯網,讓舊城改造后煥然一新的小區裡的1104戶居民享受到了安全、便捷的生活。隨著城鄉更新改造的推進,“十四五”期間,練江兩岸還將涌現出更多這樣的智慧小區。

  在玉溪打造“雲南數字經濟第一城”進程中,峨山縣積極融入全市布局,立足加快以5G網絡為主導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構筑數字時代關鍵基石﹔以智能技術為驅動,打造產業發展新引擎﹔以智慧運用為方向,構造未來生活新場景。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全領域數字化,成為峨山縣破題“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的第四個答案。

  短 評

  謀篇破題開新局 真抓實干啟新程

  □ 雨林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市委五屆十二次全會確立了“十四五”玉溪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峨山縣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十二次全會部署中,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結合實際,確立建設“323”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謀篇布局,堅持腳踏實地抓項目興產業,真抓實干開啟新征程。

  透過峨山縣破題“十四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可以看到,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引進與盤活並舉,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提升縣域工業經濟發展效益質量的關鍵所在。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優先發展農村農業,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優化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推動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是推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全面提升縣域農業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關鍵。

  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大力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動服務業標准化品牌化建設,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強做大縣域第三產業,培育經濟新增長極的關鍵所在。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融入打造“雲南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一流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流的智能產業發展示范基地,樹立一流的數字生活新標杆,建設一流的智慧治理應用典范,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政務數字化,以科技創新催生新動力、打造新優勢,是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關鍵所在。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