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出台方案促進夜間經濟發展

2021年01月05日16:21  
 

2020年12月18日,普洱市出台《普洱市關於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要充分依托普洱特色資源優勢,聚焦中心城市、特色小鎮、商業步行街等,以餐飲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購物為支撐、以旅游為帶動、以亮化為輔助、以政策為保障,培育夜間經濟發展載體,完善夜間經濟保障體系,挖掘夜間消費新動能,鼓勵消費業態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對普洱消費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

根據《方案》,普洱市將用3年時間在全市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與濃郁民族風情的夜間經濟集聚區。打造普洱夜間經濟地標。思茅區重點打造“茶馬古城”夜間經濟地標,其他縣結合實際打造1個夜間經濟地標,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升級夜間經濟商圈。依托茶馬古城、陽光悅城、創基尚城、雅米之星、巴塞城星空夜市、大商匯美食城、瀾滄街等商圈、商業綜合體和商業街,首批升級3個以上夜間經濟商圈,輻射熱點區域消費者。培育夜間經濟生活圈。思茅城區培育打造梅子湖廣場、文化中心廣場等2個以上夜間生活消費比較集聚的夜間經濟生活圈,其他每個縣培育打造1個以上夜間經濟生活圈,提升居民夜間消費便利化水平。規范支持地攤經濟發展。思茅城區規劃設置5個以上夜間地攤經營點,其他縣結合實際設置2個以上夜間地攤經營點。

《方案》還指出,各縣(區)要充分結合當地民族文化和康養旅游資源特點,圍繞“娛、品、購、游、養”等主題增加夜間文化旅游產品供給,培育發展夜間文旅消費新業態。鼓勵有條件的特色商業街區、商場、超市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夜間購物節”等夜間促銷活動,吸引市民和外地游客購買,促進夜間購物消費。適度放寬夜間“外擺位”管制,並在不影響市容環境、不妨礙城市交通和不影響市民生活前提下支持地攤經濟發展。優化交通組織管理,做好夜間生活集聚區及周邊交通秩序服務保障,做好重點商圈等區域周邊公共交通運輸基礎保障,對連接主要購物街區、餐飲街區、旅游景點等的城市公交,適當延長末班車時間。鼓勵夜間經濟集聚區開展商品質量、服務水平、購物環境等內容的消費體驗評價並公開評價結果,完善“誰監管、誰受理、誰維權”的消費維權機制,提高消費者權益保護能力、效率和精准度。(馬潔)

來源:普洱日報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