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苗族村寨鄉村振興發展忙

一一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鄉打造棠梨凹苗族村紀實

2020年12月22日15:31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鄉棠梨凹村距羅平縣城12公裡,全村39戶186人,是典型的苗族村寨。前擁十萬峰林、背靠羅平古生物化石群地質公園,下接多依河、小三峽等風景區,是羅平旅游環線必經之地,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自然景觀迤邐迷人、苗族風情文化濃郁。

近年來,大水井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產業興鄉、勞務富鄉、生態立鄉、穩定安鄉、旅游旺鄉”發展思路,以“抓黨建、強隊伍、興產業、活旅游、強振興”為工作抓手,全面聚焦“生態之鄉、徒步天堂、天然氧吧、康養福地”發展目標,凝聚全鄉上下合力,同心同德謀發展,一心一意抓治理。圍繞“一山一寨”(即十萬大山觀景區、棠梨凹苗族村寨)來精心打造,實施了棠梨凹鄉村旅游項目建設,以小投入撬動了大產業,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棠梨凹苗族村的打造,彌補羅平苗族文化旅游空白,與舊屋基大補懂彝族村落、魯布革臘者布依族村寨形成了羅平“金三角”民族風情旅游精品線,開創了大水井鄉鄉村旅游的全新格局。

毛虹攝

抓黨的建設,促鄉村旅游發展組織化

大水井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黨的建設這個“牛鼻子”,以組織建設為引領,緊緊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圍繞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全面加強和改善黨委對各項工作的領導。一方面不斷鞏固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深入開展“五面紅旗村”創建活動,10個黨總支獲得縣委表彰。圓滿完成42個黨支部達標創建任務,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1個,選優、補齊、配強村“三委”班子。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委統領、支部帶領、黨員帶頭”作用。在棠梨凹項目實施建設過程中,面臨時間緊、任務重、缺項目、短資金的種種困難時,廣大黨員干部不畏艱苦,勇於擔當,苦干實干,僅用3個月完成棠梨凹一期項目建設,充分體現了大水井精神,開創了棠梨凹速度。

抓基礎設施建設,促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化

圍繞強民生、補短板要求,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將景觀和村落融合在一起進行打造。通過合理規劃布局,配套實施了供水工程2400米、污水管網改造1520.34米、電網改造新增400A變壓器,入戶電2000W、實現了電網入地(曲靖市第一個實現電網入地的自然村)、綠化美化及安防工程、整村推進廁所革命39戶、新建養殖小區1500㎡﹔同時新建苗族特色寨門、生態停車場、綜合廣場、民族文化廣場、玻璃觀景台、游客服務中心等。通過新建上下山步道,實現觀景台與村庄的連接,村內道路全部由青石板鋪成,村庄整體提質改造,將棠梨凹村庄基礎建設與旅游融合推進,將改善民生與發展新興產業有機融合,讓群眾真正享受發展紅利,將建設成果讓群眾共享。

毛虹攝

抓生態文明建設,促鄉村旅游發展持續化

大水井鄉素來就有“生態之鄉”美譽,2017年,被命名為雲南省第十批“雲南省生態文明鄉鎮街道”稱號。棠梨凹村背靠十萬大山,山峰聳立,綠樹成蔭,革來河水域水體清澈,沿岸自然景觀秀麗。在規劃建設中,大水井鄉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經濟適用”的原則,堅持生態、耕地、國土空間規劃紅線,根據棠梨凹村的現有功能用途,結合氣候條件,人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化、民族傳統、產業結構等條件,充分征求群眾及專家意見,保持現有功能分區,對生產、生活、生態分區進行提升改造。同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相呼應,與村內環境文化和形象相契合,融入人文風情、民族元素,突出現代農業、人文文化、苗族風情。

抓苗族文旅融合,促鄉村旅游發展特色化

棠梨凹村屬典型的苗族村落,村民們的生活習慣、文化傳承,苗族風俗保存完整。在棠梨凹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對苗族農耕、餐飲、圖騰、服飾、歌舞、蘆笙等苗族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培植,組建了苗族蘆笙、蘆笙舞表演、苗族歌舞表演、苗族傳統文化表演等團隊,整理編排了苗家迎賓禮、敬酒歌、婚俗表演、舞蹈表演、苗族篝火晚會等一系列苗族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同時還積極爭取恢復苗族傳統節日“花山節”,對村中120所大小房屋進行全面的風格改造,民居外貌具有“茅草房、土基牆”風格,村庄更具苗族原始風韻。濃厚苗族文化體現在鄉村旅游各環節,在發展鄉村旅游中挖掘保護苗族傳統文化,又利用苗族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旅游發展,將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棠梨凹更能感受到鄉情,留得住鄉愁。2020年5月,羅平縣民族團結示范鄉(鎮)、村創建集中授牌儀式在棠梨凹村舉行,棠梨凹村榮獲“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示范村”稱號。

毛虹攝

抓特色產業發展,促鄉村旅游發展示范化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發展旅游產業是基礎,產業興則百業興。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中,產業興旺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在棠梨凹的發展建設中,立足優勢,重點挖掘、打造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動力支持。

以民宿、客棧打造帶動當地群眾發展。該鄉黨委、政府統一出資選取村中的石木屋進行改造、新建木屋別墅,打造棠梨凹民宿群,目前已建立棠梨凹民宿、棠梨凹一號院兩處示范性民宿。通過政府示范帶頭,下一步還將出資補助帶領部分群眾將自家房屋改造為民宿、客棧,既提升棠梨凹村旅游接待能力,又讓群眾真正享受旅游紅利。

以苗族刺繡帶動苗族特色產業發展。苗族刺繡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內容,被譽為“無字史書”。結合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棠梨凹村成立了苗族刺繡合作社,有苗繡扶貧車間1間,手工繡坊1間,10余名心靈手巧的繡娘在農忙之余到繡坊工作,每個小時能夠給她們帶來5元錢的收入,同時高於市場價回收她們繡出的作品。通過鼓勵帶動群眾發展刺繡產業,不斷擴大苗繡產品的規模化、市場化,助推帶動苗族文旅產業全面發展,實現群眾增收。

以苗族特色飲食業帶動特色養殖發展。苗王特色羊湯鍋因其選材為“雲南六大名羊”的黃山羊,加之苗族廚師傳統技藝的加持,贏得了廣大顧客的喜愛。本著餐飲業帶動養殖業的思路,發揮“一鄉一業”產業效益,大水井鄉與羅平縣金達生態農業公司合作,通過“黨委+公司+企業+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黃山羊產業。目前已成立黃山羊合作社4個,並實體化運作,扶貧公司與企業結成利益聯結,真正實現公司增效、支部集體經濟壯大、農戶(貧困戶)增收致富的目的。

“當前,鄉黨委正對棠梨凹村旅游業態進行綜合提升,民宿規模不斷擴大、產業規模與質量穩步提升、體驗式旅游服務內容不斷拓展,管理服務體系逐漸完善。下一步,還將融入‘一河、一谷’等元素,打造以棠梨凹村為起點至楊家寨、革來河、鍋蓋山峽谷、革來海子、鄉政府所在地小集鎮,長達46公裡的全鄉旅游黃金路線。”大水井鄉黨委書記朱江滿懷信心地說。(張雪飛)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