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漾濞:改善如廁環境 讓“方便”更方便

2020年10月18日15:51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漾濞縣石門關景區內的網紅廁所。攝影:曾志強
漾濞縣石門關景區內的網紅廁所。攝影:曾志強

自愛國衛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雲南省漾濞縣抓實“廁所革命”,深入推進“掃廁所”專項行動,打造景區網紅廁所,消除城鎮旱廁,改造農村戶廁,提質、提值、提衛生,吸粉、美家、便於民,讓廣大人民群眾“方便”更方便。

廁所成景,提了顏值吸了粉

在漾濞縣石門關景區,網紅廁所是許多外來游客的必去打卡點,吸粉無數。景區在建設廁所過程中,綜合考慮周邊自然景觀,融入核桃、鐘乳石、彝族建筑等元素,打造主題網紅廁所,既滿足游客多樣化、家庭互助式的如廁需求,還將廁所打造成為新的景點。

“通過科學規劃設計,讓廁所融景、入景、成景,讓旅游廁所成為景區的一張新名片,改善旅游環境,提升旅游形象。”大理漾濞蒼山石門關景區副總經理鄭明翰介紹,景區還根據國家3A級景區廁所管理標准,做到定人定崗、專人負責,做到一小時一清掃,並通過營造主題文化氛圍,擺放綠植、洗手液、安裝干手設備等,為游客提供干淨整潔舒適的如廁環境。

戶廁提質,優了環境美了家

來到金牛村擺依地村民小組,村民李葉家正在裝修新房。為了方便以后開辦客棧,她把家裡的19間房都安裝上了沖水式蹲廁。

李葉在縣城一家商務酒店做前台管理員,對酒店經營有一定的經驗。她介紹,開辦農家客棧,廁所是關鍵,隻有營造良好的如廁環境,才能讓游客變得舒心舒適。“以前老式的衛生間味道濃,也不干淨,現在房間裡面裝上沖水式蹲廁,比較干淨衛生。”

金牛村臨近石門關景區,近年來,村民們發揮區位優勢,依托石門關景區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農家樂經濟,一年中全村旅游收入達450余萬元。在推進農村廁改中,金牛村圍繞“黨建、扶貧、旅游、項目”四推進工作思路,把農村廁改和鄉村旅游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鼓勵和引導村民改建廁所。目前,全村涉及500戶廁改的農戶基本完成改造,198戶完成驗收。

“我們對照縣裡的農村戶廁驗收評分表,對改造完成的廁所進行打分,85分以上才能合格。”金牛村黨總支書記劉忠錫介紹,農戶廁所必須要有頂、便池蹲位、沖水設施,裝配三格式化糞池,各村小組長全程指導和監督村民廁改,確保改造一戶達標一戶。

公廁提升,靚了縣城便了民

今年以來,漾濞縣加快推進公共廁所標准化建設及農村公廁提質達標行動,按照“實用、便民、美觀、環保、規范”的原則,以補建、提檔、升級為重點,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城鄉公廁。

漾濞縣住建局工作人員楊勇輝介紹道,在推進公廁改造的過程中,既要考慮美觀,也要考慮到便民利民。“我們注重人性化建設,科學選擇公廁建設地點,並把公廁外貌設計為彝族風貌,和城市景觀相協調、相融合。”

據介紹,截至目前,漾濞縣先后完成30座縣城區公廁和35座鄉鎮集鎮區公廁的改造提升。同時,全縣行政村村委會無害化衛生公廁改造工作有序推進,13座行政村、自然村公廁完成提升建設,3420座農村戶廁完成改造。

小廁所改出了大民生。漾濞縣在高質量建好公廁的同時,強化監督管理,制定實施公廁管理辦法,做到公廁管理辦法、保潔清掃制度以及監督舉報制度上牆。

“我們的每座公廁都做到了定人定責,從早上7點到晚上9點都會有工作人員定時進行清掃,為廣大市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舒適、干淨衛生的如廁環境。”楊勇輝說。(江靜龍、楊桂清、趙元登、付桂平)

(責編:徐前、楊良旺)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