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中,玉溪市峨山縣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不留空檔的要求,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問題,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多措並舉開展“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專項行動,全面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在峨山縣城的廣場、主干道路等公共場所,一個個獨具彝族特色的洗手台為廣大市民就近洗手提供了便利。在滿足市民洗手需求的同時,縣城內的部分洗手台還增加了直飲水這一貼心服務。峨山縣採取政府建一批、單位建一批、社會建一批的方式,在城鎮人員密集場所新建公共洗手台340個,改造單位內部洗手台1368個,方便市民常洗手、洗好手。為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還安裝了評價器,針對市民的評價情況,及時對洗手台的服務功能進行完善。
在讓市民能洗手、洗好手的同時,掃廁所專項行動也持續推進,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廁28座,實現了環境提升、數量充足、布局合理。在確保城市公廁達到“三無三有”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提高標准,加大“三增”改造力度,結合實際增設施,配置了綠植、掃碼取紙機、服務評價器等設施。在增文化方面,結合彝文化,把彝文化元素體現在公廁的外觀、設計和建設中。
城市公廁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峨山縣不斷強化常態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實行“一人一廁,專人管理”,制定標准化保潔流程,做到廁位及時消毒,設施設備及時維護。同時,建立智慧公廁管理平台,對廁內氨氣、硫化氨、溫度、濕度、客流量進行監測,做到環境指標時時提示、廁位精准引導,實現了好找、好用、好評的目標,便民度、舒適度、滿意度全面提升。
清垃圾專項行動實現常態化管理,堅持“每天一清掃、每周一行動、每月一整治”,全縣20多萬人次參與,清理垃圾1.23萬噸,做到裸露垃圾全清除。探索出聯戶包段、聯戶清掃、聯戶保潔和垃圾集中清運“三聯一集中”衛生保潔制度,縣城及周邊村庄生活垃圾做到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實現城鄉一體化。(陳建平)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