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2011年11月,昆明理工大學法學專業畢業的劉德才成為雲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公安局西川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作為“半路出家”的非警校畢業生,他從派出所戶籍民警、內勤到辦案能手,一步步成為派出所的業務骨干。
每當群眾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忙前忙后、輾轉奔波,為群眾排憂解難,是百姓的“貼心人”﹔每當有急難險重任務時,不怕艱險,勇於承擔、敢於作為,爭做隊伍裡的“急行軍”。從警9年來,因工作表現突出,劉德才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受嘉獎1次, 3次被評為年度優秀公務員,多次榮獲縣級嘉獎榮譽。
供圖
精通彝語的“漢嘎”社區民警
西川鄉轄區常住人口中彝族人口佔到轄區總人口的96%,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偏遠高寒山區,當地群眾以彝語為主要交流語言,部分群眾不通曉漢語,僅會用彝語交流。
劉德才初到西川派出所工作時,由於語言不通,現實版的“雞同鴨講”情況時有發生,在鬧出不少笑話的同時,也給劉德才的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
2011年的一天傍晚,一位彝族大爺慌慌張張地跑進派出所。但由於劉德才不懂彝族,說了好一會兒,他才勉強了解到大爺家裡的某樣東西丟失了。但究竟是什麼東西?他一時不能准確知曉。為了弄清情況,又急又尷尬的劉德才隻能請派出所隔壁做生意的彝族大姐來當臨時翻譯。原來是大爺發現自家白天放到山上吃草的羊群,在傍晚返家時少了一隻。掌握了情況的劉德才立即趕往大爺平日裡放羊的地方,打著電筒沿著小路尋找,終於在離放牧地點不遠處的刺林裡找到了那隻走失的小羊。
從此,初入警隊的劉德才暗下決心學習彝語:“想要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必須先融入這裡,我一定要學會彝語!”
從那以后,劉德才請彝族同事當老師,像記英語單詞那樣,一詞一句地默背著,等到自我感覺“學成”了,他便主動提出到漢語普及度相對高的村落宣講相關法律知識。漸漸的,轄區群眾都知道,派出所裡有一位學習彝語的“漢嘎(彝語,意思為漢族)”警官了。在持之以恆的努力下,劉德才不僅精通了日常彝語,更在走訪彝族老人的過程中,學會了許多現在年輕人也不太知曉的彝族“老話”、諺語和彝家典故,成為了一名漢族“彝語專家”。
2018年6月的一天,劉德才在摸排走訪中得知,因為一對夫妻倆的婚姻糾紛,原本有著姻親關系的兩個彝族家族相互間出現了摩擦,若處置不當,極易造成兩個家族間的矛盾升級。在充分考慮當地的民風民俗后,劉德才採取了“迂回戰術”,先后多次分別拜訪兩個婚姻糾紛當事人家族中較有威望的長輩進行思想工作,通過家族長輩說服其他人員以法律途徑和平解決問題。經過反復工作,劉德才終於將雙方當事人心平氣和地集中到了派出所。在調解的過程中,劉德才引用彝家典故,從兩個家族的淵源一直講到現代法律,既尊重了民族習俗又闡明了法律法規,最終得到了兩個家族的認可,成功化解了矛盾糾紛。
供圖
1個月,走壞2雙鞋,走掉10斤體重
“我的雙腳曾踏遍這裡的每一寸土地,我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熱愛著這裡的每一個人。”扎根基層9年的劉德才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宗旨牢記在心中,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忠誠為民的誓言。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期間,為了有效消除轄區槍爆安全隱患,大力推進掃黑除惡宣傳工作,確保轄區社會治安穩定,西川派出所決定組織開展2個月的集中整治行動。但由於西川鄉地理位置特殊,轄區面積401.72平方公裡,共有7個村委會,127個自然村,其中近60%的村落未通公路,同時派出所僅有4名民警,日常業務繁重,必須保留部分警力處置突發事件,一時工作推進陷入膠著狀態。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劉德才主動請纓、勇挑重擔,獨自包攬開展緝槍治爆及掃黑除惡宣講等工作。
艱苦的工作環境並沒有使劉德才對工作打半點“折扣”。每到一處,劉德才都嚴格按照“村村到、戶戶進”的要求,深入轄區的每一個村落開展掃黑除惡、緝槍治爆等相關政策的宣傳工作。
在前往未通公路的村落進行集中宣傳的一個多月裡,他每天背著水和干糧,獨自一人翻山越嶺、徒步前行,走壞了2雙運動鞋、走掉了10斤肉,踏遍了轄區的每一個角落,真正做到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2個月的時間裡,劉德才白天穿梭在田間地頭,夜晚便到就近的群眾家中借宿一宿,沒有回過一天家,共開展宣講活動40余場,與群眾簽訂責任書7000多份,宣講受教群眾達16000余人次。與此同時,他將服務延伸至每一戶群眾的家門口,為老年人辦証、為新生兒上戶、為戶籍登記錯誤人員核實糾錯。
戰“疫”一線的急先鋒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襲來時,趁著春節調休回家照顧生病住院的2歲女兒的劉德才,毅然連夜趕赴防疫前線。
位於西川派出所轄區的子布河防疫檢測點是麗江方向進入寧蒗縣轄區的第一道屏障,車流量大、過往人員多,防疫任務非常艱巨。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劉德才主動向領導請纓,前往防疫壓力最大、危險性最高的子布河防疫檢測點駐守。為了確保排查“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劉德才和戰友們採取“白夜班兩組制、24小時不間斷”工作模式,堅守在進出寧蒗的“大門口”。
“你好!請出示相關証件,配合我們做一下體溫測量。”在麗寧路子布河防疫檢測點,劉德才一邊敬禮一邊熟練的示意過往人員配合檢查。每天18時,負責夜班的劉德才便准時出現在檢測點上,核查人員身份、登記身份信息……他與戰友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直到第二天早上9時,與前來換崗的同事交接班后,連續工作15個小時的劉德才才回到駐地休息。
“子布河陰冷潮濕,晚上寒風刺骨冷得很。特別是下雪那幾天,晚上烤火,前面烤起后面冷,背后烤起前面冷。”劉德才說,“但這裡是出入寧蒗的交通要道,守住了這第一道防疫屏障,便是守住了一座城。我們必須堅守!”戰“疫”期間,劉德才和戰友們堅守崗位、並肩作戰,累計檢查車輛2000余輛次、人員3000余人次,護送務工歸來人員10余人。
在麗江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后,得知武漢公安需要支援時,“急先鋒”劉德才主動向黨委遞交了前往武漢支援的《請戰書》:“隨時准備奔赴一線、不求回報不論生死!”2月底,剛剛從抗“疫”一線撤下的劉德才又毅然踏上了前往武漢支援的路途……(森蔭卓瑪)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