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科院多舉措擦亮"景谷大白茶"招牌

2020年08月31日17:01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2015年8月,雲南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省農科院)的挂鉤扶貧點調整為普洱市景谷縣,具體挂聯鳳山鎮順南村。省農科院發揮科技優勢,支撐景谷茶產業提質增效。茶產業是景谷縣的傳統產業,茶葉產業已形成了規模較大、涉及面廣、從業人口多的傳統型農業產業。但茶產業存在品牌優勢不明顯、經濟效益低、茶園管理水平低,茶葉生產質量不高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省農科院採取低產茶園改造、精細化加工、有機化引領、科技培訓、新型營銷、品牌化打造等6項措施,科技助力景谷將茶產業打造成特色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以產業帶扶貧、促致富,進一步擦亮了“景谷大白茶”金字招牌。

一是進行低產茶園改造示范。採取改種換植、加強培肥管理等措施,在順南村新植良種核心示范茶園50畝,嫁接改造低產茶園示范100畝,復壯茶園示范1000畝,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展示示范,輻射帶動了全縣的低產茶園改造。

二是實施精細化加工引領。改變當地採摘、加工粗放的傳統方式,提高採摘標准,引導茶業企業、合作社從之前的大混採到精細化的單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的分級採摘,實現標准化、精細化的採摘方式轉變。指導當地茶葉晒場的改造提升,建設鋼架結構可開閉式晒場,添置了理條機、揉捻機、紅茶發酵機、烘干機等茶葉加工設備,大力發展綠茶、紅茶加工,進一步提升茶葉炒制水平、生產出來的茶葉品質(香氣、滋味等)明顯提高,價格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是採用有機化種植模式。按照“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的要求,以點帶面開展有機認証,幫助兩家茶葉專業合作社開展茶葉有機認証。2020年7月15日,除偏遠零星地塊的茶園外,順南村2000畝茶園通過有機認証獲得《有機轉換認証証書》,基本實現了有機茶園全覆蓋。倡導生態、綠色、有機理念,杜絕化學農藥,開展茶園病虫害綠色防控,引導合作社和茶農採用有機種植模式。

四是探索新型銷售模式。2016年,省農科院邀請雲南茶葉電商協會到順南村,共同探索產業脫貧的電商科技扶貧新模式-“順南愛心茶園”模式。省農科院負責技術指導、新產品研發和產品發展方向的問題﹔企業負責產業鏈銜接、生產標准化組織和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問題﹔電商解決營銷平台建設、推廣和小農戶與大市場的問題﹔合作社解決組織農戶入股實現規模化、集中化,農戶入股,按統一要求和標准從事生產,參與管理、經營生產服務,有工資報酬還有分紅,從而實現全力提供茶葉全產業鏈科技服務。

五是開展科技培訓。幾年來,省農科院組織專家到景谷縣開展茶樹種植、茶葉採摘、茶園施肥、茶樹病虫害防治、茶樹修剪、茶葉加工等技術培訓共10余期,培訓技術帶頭人400人次、茶農5000余人次,為景谷縣茶葉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為鞏固脫貧成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六是打造景谷大白茶區域品牌。充分挖掘發揮景谷大白茶資源的稟賦,強化品牌效應,增強特色產業吸引力和附加值,全產業鏈幫助打造“景谷大白茶”區域性公共品牌。省農科院積極組織專家對景谷大白茶種開展系列研究,申報“景谷大白茶”品種權,開展“景谷大白茶”地理標志農產品的登記保護工作。2019年與景谷縣縣委、縣政府共同主辦以“尋茶祖之源、走白茶之路”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普洱景谷山茶文化節,提升“景谷大白茶”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做大做強做響“景谷大白茶”品牌。

下一步,省農科院將繼續發揮科技優勢,按照選用好品種、推廣好技術、引薦好企業、建立好機制、講述好故事、樹立好品牌“六好”目標,打造一批示范樣板、培訓一批致富帶頭人、培養一批科技骨干,精准提供技術指導,精准培育景谷大白茶發展的全鏈條要素,將景谷大白茶打造成雲南的一張靚麗名片。(徐興才)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