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保山8月26日電 (木勝玉)26日上午,雲南省保山市召開“美麗縣城”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昌寧縣委常委、副縣長楊胡輝介紹,按照“城市公園化、公園城市化”的要求,昌寧縣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建成11個城市公園,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8萬平方米,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讓縣城融入大自然,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環山脈水、田城相擁”的美麗縣城雛形初具、魅力初顯。
7月28日,雲南省命名授牌20個“雲南省美麗縣城”,保山市昌寧縣光榮上榜。
據悉,在“雲南省美麗縣城”創建過程中,昌寧縣對標“美麗縣城”建設指標,編制了《“美麗縣城”建設實施方案》,共實施項目37個,計劃總投資18.38億元,其中“干淨類”項目11個,投資4.38億元﹔“宜居類”項目23個,投資10.7億元﹔“特色類”項目3個,投資3.3億元。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1.69億元。
昌寧縣實施亮化、淨化、美化工程,完成城區44座公廁提升改造並免費對公眾開放﹔縣城主干道、主街區及標志性樓宇100%實現亮化﹔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處理率全面達標,分別達95%、100%。
楊胡輝表示,昌寧縣充分挖掘厚重的千年茶鄉文化,依托20余萬株古茶樹和31萬畝生態茶園,重點實施“雲茶·1958”和“茶元素”兩條主題街區項目建設,力爭將其建設成為雲茶產業高地和茶工業遺產保護典范。同時,依托3000年大甸山青銅文化,正在策劃包裝大甸山哀牢府項目,確保歷史文化得到有效傳承,為縣城發展注入“靈魂”。
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昌寧縣建成智慧停車場7個、智慧公廁11座﹔城區內7個保障房小區5466套保障房人臉識別系統實現全覆蓋﹔智慧公安、交通、政務等信息平台建設持續強化﹔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在公園、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安裝電子借閱機,“有聲圖書館”建成運營。4G網絡全覆蓋,新建17個5G基站,建成醫院、客運站、文化館等23個公共場所免費WIFI節點。
楊胡輝表示,下步工作中,昌寧將緊扣建設保山中心城市“衛星城”的定位和“森林化、園林化、清潔化、和諧化、宜居化、宜游化、宜業化”的城市生態化標准,突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城市特點,持續鞏固美麗縣城建設成果,全力推進“山更綠、水更清、田更美、園更靚、天更藍、家更暖”的美麗縣城建設。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