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
學院領導為峨山縣“食用菌產業技術示范基地”授牌
峨山縣出席簽約儀式的領導參觀學院實訓室
為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專業優勢和人才優勢,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與峨山縣委經過深入探討和周密准備,雙方決定全面深化校地合作,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8月7日上午,雙方在學院舉行合作簽約儀式。
近年來,學院作為涉農高職院校,積極融入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致力於地方產業發展和產教融合﹔以“辦一個專業、興一方經濟、助一批產業”為原則,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強化專業建設,轉變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構建產學研體系。與峨山縣委合作,學院將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資源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突出黨建引領,突出服務融入,突出產業發展,圍繞“校地黨建聯動 聚力鄉村振興”主題,探索共同發展方式。通過思想建設共抓、組織建設共建、主題黨日活動共辦、校地文化共融、服務群眾共踐、信息資源共享、形成制度共聯,組建7個黨員技術服務團隊,共同推進組織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計劃首先開展五個方面17項內容的合作,實現學院黨建、專業建設、教師專業發展與峨山縣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互促雙贏”。學院將按照協議內容強化組織保障,形成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建立互通協商機制和項目聯系、推進機制,確保合作取得實效,形成“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人才培育”校地黨建聯動聚力鄉村振興行動品牌。
峨山縣委領導表示,校地黨建聯動,聚力鄉村振興,這既是雙方面向未來、共謀發展的一項戰略選擇,也標志著學院黨建工作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互促雙贏”邁上新的台階。學院培養的繽紛桃李,有很多在峨山各條戰線和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峨山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支撐。學院現有的煙草生物防控基地、食用菌研發中心、畜禽疫病診斷監測中心等66個實訓基地、專業實訓室、研究中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能為峨山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很好的專業化技術服務。峨山縣將以校地合作為契機,以黨建為引領,充分借助學院的優質教育資源,採取“黨委政府+學校+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探索政、產、學、研結合的機制體制,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項目申報和技術人才培養提供政策資金保障,共同推進組織振興、文化振興、人才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
簽約儀式上,雙方代表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標志著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峨山縣正式開啟了全方位合作。學院領導為峨山縣“食用菌產業技術示范基地”授牌,峨山縣領導為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峨山縣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基地”授牌。
據悉,合作雙方首先成立“黨建引領 校地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雙方黨建共建的計劃制定和組織實施。領導小組分別下設辦公室,負責雙方合作的日常聯絡、合作項目的組織與協調。鄉(鎮、街道)設聯絡辦公室,負責接洽相關工作。雙方共同建立項目聯系和推進機制、互通協商機制,建立鄉村振興工作隊與農職學院技術服務團隊銜接機制。充分發揮學院技術服務團隊優勢,緊扣峨山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廣泛開展技術創新、應用推廣,建設科研試驗共享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創新轉化示范項目,全面提升峨山農業產業發展水平。 (何蘭新 張繼 金瑩 文/圖)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