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老舊小區改造:峨山經驗值得借鑒

2020年08月13日15:47  來源:玉溪日報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峨山經驗值得借鑒

老舊小區改造是房屋、小區環境翻新的基建工程,更是在基層推進的一項社會治理工程。峨山縣老舊小區改造的做法,有助於破解老舊小區失管、棄管難題,填平老舊小區這個社會治理的窪地。

筆者在採訪中獲悉,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峨山縣拆除原有小區的圍牆和“兩違”建筑,重新規劃建設機動車道、人行道及停車位,鋪設雨污管網等公共服務設施,實施綠化、亮化、美化等,將縣城原來的小區合並分為3個新的“大小區”,引進物業公司,統一管理。目前,由原來22個舊小區合並而成的練江南苑小區改造工程已經竣工。

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少老舊小區失修、失管、失養,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了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但老舊小區改造不是要推倒重建,而是要“修修補補”,因為老舊小區的住宅絕大部分不是危房,不需要拆除。需要做的是,通過改造解決街道老、院子老、房子老、設施老、環境差等問題,讓老舊小區既“好看”也“好在”。

除了“硬件”方面存在“四老一差”問題,一些老舊小區還存在“軟件”方面的問題。如有的小區以前是單位或企業的職工住宅,因為單位或企業的變化,原來的物業管理隨之取消﹔有的小區因物業和業主之間發生矛盾,物業棄管,成為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這些小區平時公共衛生狀況差、公共設施出問題沒人管,還存在安全隱憂,這些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無遺,成為社區管理的老大難。城市建設“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如果老舊小區在改造后管理仍跟不上,缺乏長期維護和運營管理,那麼改造的成果恐怕也難維持長久。

老舊小區改造不僅要提升設施“硬件”、提供配套服務,也要配套、升級治理的“軟件”,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能力,改變一些老舊小區無人管的狀況,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峨山縣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引入社會力量,整合小區資源,集中連片整體改造,實行統一設計、統一改造、統一管理,拆除老舊小區院落間的圍牆,打破狹小的空間分割,拓展了公共空間,有利於小區居民通過參與共建實現公共資源共享。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把社區治理能力建設融入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使老舊小區從“無人管”變為“合力管”。

老舊小區改造是房屋、小區環境翻新的基建工程,更是在基層推進的一項社會治理工程。峨山縣老舊小區改造的做法,有助於破解老舊小區失管、棄管難題,填平老舊小區這個社會治理的窪地,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有益經驗。(雲燕)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