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
夏日午后,走進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活水鄉沙鍋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青翠,荷花亭亭玉立,茭瓜也到了採收季,水田裡一片忙碌景象。然而,誰能想到過去這裡是一片“爛泥溝”,澇害嚴重,農作物基本沒有收成。今年,沙鍋村村委會轉換思路,按照“政府搭台、黨員大戶帶動、貧困戶參股、專業合作社推動”的運行機制,連片發展水產經濟。
因地制宜,煙田改水田
活水鄉沙鍋村大多數農戶以種植烤煙、玉米為主,但是土地貧瘠、山地較多、尤其是石槽河小河沿線的土地,進入雨季時常被水淹,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是活水鄉派駐到村的黨總支書記彭良與新組建的村兩委班子最為關心的。看著被暴雨淹沒的煙田,一個想法浮上心頭,為何不利用石漕河小河的水系和頻發的暴雨,將煙田改為水田呢?
說干就干,2020年初,村委會引進了具有過硬水產養殖技術、善管理、有資金的養殖大戶投資發展水產養殖業。經過市場走訪,養殖信息分析,結合當地實際,確定發展種植蓮藕、茭瓜、茨菇以及養殖荷塘魚類的特色水產種養殖。
供圖
大戶帶動,當好“領頭羊”
茭瓜種殖大戶段江鵬從村委會租了200畝土地,將160畝水田種上了茭瓜,40畝韭菜田改造成荷塘。午后的烈日下,段江鵬正在田裡指揮工人收割茭瓜。“我這個茭瓜從割下來到市場上售賣不超過兩天時間,晚了茭瓜就會老,口感不佳,像這種精品茭瓜一個就有4兩重。”段江鵬手裡拿著剛割下來的茭瓜,得意地說。“我今年2月份就種下了第一茬,長勢還不錯,一苗可以長14、5頭,5公斤左右,畝產可達兩噸,按照每斤4元的價格來算,一畝的產值估計有8000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看著段江鵬干得熱火朝天,同村的段武生也放開手腳,從村委會租了39畝田,種了3畝藕,36畝茨菇,兩種作物畝產可達兩噸半,茨菇價格在2.7至3塊之間,藕的單價為8元每斤,12月份收割,預計產值可達到33萬元。“說實話,以前沒種過,心裡也沒底,但是看著現在的長勢,年底收成應該還不錯。”段武生看著長得郁郁蔥蔥的茨菇說。
供圖
“爛泥溝”化身“聚寶盆”
村裡發展起了特色水產種養殖產業,貧困戶的就近務工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我們全村共改造了兩百多畝水田,農忙時就找農戶來做工,其中有14名貧困戶,收完茭瓜差不多就可以收蓮藕和茨菇,一天一百塊,比城裡打工工資還高。”村委會書記彭良介紹道:“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專業合作社,按照‘大戶+合作社+農戶’模式,繼續擴大種養殖規模,積極出租土地給業主大戶,吸引周邊農戶主動參與基地建設和經營,確保業主有賺頭、農民嘗甜頭、發展有奔頭,讓我們的’爛泥溝’徹底化身為’聚寶盆’!”(王思懿、陶珊)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