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武定分耐村:窮山溝走出產業致富路

2020年08月04日11:36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一大清早,太陽初升,綠油油的魔芋苗上還挂著晶瑩露珠,分耐村委會大村一組村民劉萬祥就已經在自家魔芋地裡忙活起來。“我們這裡是高寒山區,家家戶戶都是山地,以前大家都種些包谷、洋芋等普通農作物,除了自己吃和喂牲口也賣不了幾個錢,好多人都荒著地進城打工去了,后來武定縣稅務局的同志來到我們村,請了農業技術專家實地考察了村裡的情況,農業專家鼓勵我們種植魔芋,沒想到一種下去畝畝長勢喜人,去年我的五畝地魔芋賣了2萬5千多元,這可比種包谷掙得多了!”

分耐村委會位於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己衣鎮東南面,村委會轄11個村民小組人口398戶124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99戶673人。居住著漢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四種民族,是集民族、山區為一體的深度貧困村。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武定縣稅務局通過對分耐村委會地理條件、自然環境進行科學調研,積極助力分耐村發展魔芋種植產業。產業扶貧項目敲定后,武定稅務駐村扶貧工作隊就及時制定詳細清單,分級包聯,逐項落實到組到戶,詳細對分耐村199戶673人建檔立卡,對貧困戶的耕地面積、勞動力人口情況進行了登記造冊,全面了解貧困戶信息。積極組織魔芋種植技術培訓講座,發放農業技術科教讀物,邀請魔芋種植技術專家同村民一起分享種植經驗。在此基礎上稅務部門干部職工與分耐村委會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與包保戶進行面對面交心談話,了解包保戶意願,詳細記錄包保戶在魔芋種植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與群眾一同制定魔芋種植計劃,真正做到戶戶有產業,家家能增收,干部心中有計劃,群眾眼前有路子。

除了魔芋種植,分耐村還有著另一個“致富法寶”——青花椒。“別小看這小小的青花椒,一年種下來能賣好多錢呢,而且這青花椒還可以和魔芋一起套種,一塊地賺兩份錢,才種出來就有合作社來和我們收購,銷路不成問題。以前我覺得在我們這窮山溝日子沒盼頭,現在靠種花椒魔芋我家也蓋起來兩層小洋樓,日子越來越好了!”劉萬祥高興地說道。

青花椒種植項目是武定縣稅務局的另一項產業扶貧項目,分耐村青花椒種植採用科學的種間套種模式,魔芋與青花椒套種,不僅實現了土地的一地多用,更是為農戶增收致富找到了新的突破。同時武定縣稅務局積極扶持“分耐學友種植專業合作社”運營,對分耐村農產品採取“收購商+合作社+幫扶干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發展訂單農業,合作社統一安排和統籌每季果蔬的種植、管理和銷售,形成從種植到銷售一條龍的科學產業鏈條,打通了銷售環節的難點堵點,為分耐村鋪平了產業化發展的道路。目前分耐村青花椒連片種植面積達到1032畝,種植面積為己衣鎮最多,產業成效顯著。

如今在武定縣稅務局的傾情幫扶下,分耐村委會通過發展特色高原產業,家家戶戶蓋起了小洋房。目前全村共發展烤煙種植1460畝21.95萬公斤,產值592.65萬元﹔核桃1200畝,產值40萬元﹔青花椒1032畝,產值20萬元﹔魔芋660畝,產值20萬元﹔黑山羊出欄973隻,產值60萬元﹔生豬出欄425頭,產值20萬元。通過發展產業年人均增收6319元。各項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脫貧,從根本上解決了分耐村貧困問題,曾經的窮山溝煥然一新變成了“金窩窩”!(趙梓佑)

(責編:木勝玉、徐前)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