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麻栗坡:產業正興旺 致富后勁足

2020年07月25日15:49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近年來,雲南省麻栗坡縣麻栗鎮潘家壩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好產業,村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今年陸陸續續大賣了兩千多隻,一開始的價錢不是很好,后面這段時間的價格提高了,一共掙了10多20萬。”潘家壩村村民陸明換高興地說,她養的雞從來不愁賣,還沒有養大就被提前訂購了,經常是供不應求。今年已經是陸明換養雞的第5個年頭了,靠著養雞產業她擺脫了貧困,規模也從幾十隻發展到現在的幾千隻。

荒田村小組的佐順發早年因打工受傷,致身體四級傷殘。看到村裡其他人都發家致富了,心想自己也不能掉隊。四年前,佐順發拿出自家全部積蓄12萬元,並向銀行借款5萬元,建起了養牛棚,養殖40余頭牛。今年他賣出了11頭牛,獲利七萬余元。佐順發一邊喂牛一邊說:“等養牛產業做大做強一些以后,隔壁鄰居、親戚朋友或者是出不去打工的,可以一起來養牛、種草,從而帶動大家都富裕一點。”

潘家壩村還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大力扶持群眾發展商品蔬菜、姜、草果等產業。2019年全村種植了1000多畝草果、800多畝生姜、1200畝商品蔬菜,產業的發展,讓群眾看到了脫貧奔小康的希望。

麻栗鎮鎮長姜勇介紹:“通過發展這些產業,老百姓不等不靠,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在家就可以增加收入。如果自己沒有土地資源的,可以通過一些產業大戶來帶動﹔特別是貧困戶,通過投工投勞,或者是通過利用土地資源來入股。”

隨著潘家壩村群眾錢包逐漸鼓起來,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正不斷完善。近年來,通過麻栗鎮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用於道路交通、飲水項目、危房改造等一系列的項目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已經從“等靠要”向“我要致富”轉變。如今,潘家壩村254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姜勇說:“為了確保脫貧退出以后,老百姓有穩定的收入,鎮政府在產業上將積極想辦法,向上爭取資金項目,注入一些產業大戶,來帶動散戶和貧困戶,確保貧困戶脫貧以后,收入能夠持續穩定,使我們整個麻栗鎮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王正委、張雯銘、謝靈莎、祝金鑫)

(責編:朱紅霞、楊良旺)

推薦閱讀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要聞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