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片區內各個院落間的老舊圍牆,幢與幢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拓展了公共空間,增加了綠地、休閑涼亭,新增了機動車停車位……玉溪市峨山縣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通過黨建聯盟全力推動老舊小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讓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峨山縣住建局工作人員尹衛明介紹,位於老城區的練江南苑小區涉及改造前的22個小區57幢房屋778戶住戶,這些房屋多建於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巷道狹窄、道路不暢是其存在的通病。一位童姓本地居民向記者描述了改造前的窘境:相鄰的兩幢房子樓間距10米多,但兩幢樓屬於不同的院子,兩個院子的圍牆一圍,公共道路連會車都很困難。圍牆內,住戶丟棄的廢舊花盆或隨意停放的電動車常常阻塞了通道。院子裡如有老人生病,120救護車無法開到樓下……
2019年,峨山縣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練江南苑小區成為改造的第一個示范點。根據全面摸排到的問題清單,峨山縣確定了“先補齊短板、后改造提升”的基本思路,重點完善老舊小區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
要全面治理老舊小區的“頑疾”,拆除圍牆是第一步。怎樣才能把22個小區的圍牆拆除?縣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瓦慶耀介紹,峨山縣把老舊小區改造列為“書記領航”項目,由縣領導牽頭,建立黨建聯盟例會工作制度,涉改單位黨委書記、社區黨總支書記、小區黨支部書記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參與,引導、激發、調動相關單位和城鎮居民的積極性。
按照“財政投入+社會投入+小區資產盤活”的思路,峨山縣爭取到1741萬元中央專項補助資金,實施雨污分流“大手術”,完成通信線路埋設6345米、天然氣管道埋設2659米﹔拆除圍牆近2000平方米、老舊大門400平方米、臨違建筑439平方米﹔新建休息涼亭9個、長廊2條、單車棚11個、服務性業務用房5間。
通過整治,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彩色的海綿地面上停車位規劃整齊,停車井然有序﹔從前無人管的“臟亂差”老小區變成了有物業管理和服務的“潔淨美”小區﹔一批在職黨員和離退休老黨員積極參與小區治理,小區公共服務從“零星化”提升為“精細化”﹔拆除“隔心牆”整合為“大小區”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居民的交流更多了。(白誠穎)
飛向藍天的“卓瑪”(身邊的小康故事) “卓瑪,飛機能飛多高啊?”“卓瑪你去過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瑪仿佛是村裡的“明星”。 格茸卓瑪的家鄉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這個很多人沒有坐過飛機的村子,卻走出了一位在飛機上工作的女孩。 作為東航…【詳細】
雲南新增1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符皓)據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7月26日0時至24時,雲南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9例、無症狀感染者3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醫學觀察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