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入滇河道做“基因检测” 为滇池生态护航

2021年04月26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参与者正对捞鱼河水体进行eDNA采样。人民网 曾智慧摄
参与者正对捞鱼河水体进行eDNA采样。人民网 曾智慧摄

人民网昆明4月26日电 (曾智慧)春日里的云南昆明捞鱼河湿地公园花草繁茂。4月25日上午,昆明市“市民河长”单位之一的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协同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与昆明学院的专家及志愿者们一起在巡查捞渔河的同时,开展了一场环境DNA(以下简称eDNA)公民科学研究活动。

在专家指导下,参与者利用手中的eDNA探索工具包,通过抽取样本,过滤、封存等步骤,对入滇河道捞鱼河的水环境进行“基因采集”,以此来监测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及诊断水质生态健康等。

“这次活动,既让我参与到保护‘母亲湖’滇池的行动中,也让我更加认识到水生态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昆明学院2020级研究生孟涵说。

据悉,eDNA技术是一种通过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和分析来反映物种信息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水生态系统干扰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水生生物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技术力量。“我们收集到的样本,将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并比对资料库中的DNA数据,得出水样点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鱼类等生物的种类和大概数量后进行公布。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和加入到滇池保护及关注环境治理工作中。”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峥介绍。

“通过公民科学为业余科学爱好者找到贡献自身力量的途径,为科学研究网罗了大批日常基础工作的人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合理性的辩论和更多的解决思路。”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副会长、昆明学院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钱春萍说。

据悉,此次活动也是“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昆明“滇池卫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之一。未来,eDNA公民科学研究还将持续走进其他入滇河道开展水环境监测,为滇池保护治理开创新的公众参与方式。

(责编:徐前、朱红霞)

推荐阅读

飞向蓝天的“卓玛”(身边的小康故事)  “卓玛,飞机能飞多高啊?”“卓玛你去过哪些城市了?”……每次回家,格茸卓玛仿佛是村里的“明星”。 格茸卓玛的家乡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团结村。这个很多人没有坐过飞机的村子,却走出了一位在飞机上工作的女孩。 作为东航…【详细】

要闻

云南新增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人民网昆明7月27日电 (符皓)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26日0时至24时,云南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医学观察2…【详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