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雲南大理:全力守護濕地之美

2025年08月21日16:57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大理8月21日電 (記者符皓)“濕地是地球的心跳,是大理的靈魂,更將見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恆承諾。”8月21日上午,在雲南大理舉行的“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守護濕地之美 共享詩意生活新聞發布會上,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魯旭俊表示,“近年來,我們把‘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濕地’刻進發展基因,用制度作筆、科技為墨、全民當紙,繪就一幅‘保護濕地之美,共享詩意城市’的時代長卷。”

據了解,在蒼洱大地上,濕地星羅棋布,七處重要濕地各美其美——羅時江草長鶯飛,西湖漁歌互答,茈碧湖波如琉璃,草海水天相接,上滄海靜影沉璧﹔洱海、劍湖更入選國家重要濕地名錄,成為黑鸛、東方白鸛、紫水雞等珍稀生靈的遷徙驛站。

魯旭俊介紹,大理州通過以法治為盾、開展修復攻堅、借助科技“把脈”、凝聚全民保護濕地共識等措施,讓濕地保護從“政府獨奏”走向“社會合唱”,全力守護濕地之美。

在以法治為盾方面,2012年《大理州濕地保護條例》落地,從此紅線成籬、鐵腕成牆,大理州多部門聯動執法,讓“破壞濕地必受懲”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在修復攻堅方面,大理州讓城市開發邊界主動“瘦身”40平方公裡,15米生態線內1806戶居民揮別老屋,57座礦山重披綠裝,“退塘還湖、退田還濕、退房還灘”的“三退三還”,讓濕地重展身姿。

在借助科技“把脈”方面,從水質自動站到氣象站,大理州實現20余項生態數據24小時“雲上報”。同時,攜手多家科研院所,共建“智慧濕地”實驗室﹔國家級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成功申報,借助科技為濕地健康精准“把脈”。

在凝聚全民保護濕地共識方面,在一年一度的“濕地保護宣傳周”上,大理州內的科普主題講座座無虛席﹔300余所中小學把課堂搬進濕地,孩子們用畫筆繪就綠色夢想﹔短視頻平台濕地之美話題閱讀量突破數百萬,“守護”已成為大理社會各界的共識。

(責編:木勝玉、祝鴻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