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醫心醫意︱我們與患者“肝膽相照”

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
2025年08月19日14:06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他們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

2025年8月19日,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如期而至。在雲嶺大地上,16萬名執業(助理)醫師以平凡而偉大的堅守,救死扶傷,護佑健康:急診室裡,他們通宵達旦與時間賽跑﹔門診室中,他們耐心問診為患者解憂﹔手術台前,他們聚精會神與病痛交鋒。這些忙碌的身影,皆是“德馨於行,技精於勤”的生動注腳。

人民網雲南頻道特別推出系列報道,聚焦雲南醫師群體的堅守與奉獻,記錄他們與生命同行的溫暖故事。

黃昏時分,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但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四病區的辦公室裡,醫生們依然忙碌而有序。寫病歷、討論次日手術方案、和病人家屬談話……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雲南省肝膽胰外科醫院)肝膽胰外科由著名外科學家藍瑚教授創立,目前已經發展為肝膽胰外科一二三四個病區學科群,是雲南省重點專科。陳鵬作為四病區的主任,帶領這支年輕的團隊,常年在肝膽胰腫瘤外科臨床及基礎研究方面一點點向前“掘進”。

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四病區年輕的團隊(部分)。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由陳鵬(第二排左四)帶領的肝膽胰外科四病區年輕的團隊(部分)。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如今,雲南的患者無需遠赴省外,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水平的診療服務。”陳鵬的這份底氣,源自團隊扎實的技術積澱——該病區31名醫務人員中,有醫學博士8人、碩士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團隊常年開展全腹腔鏡下“保留十二指腸的全胰頭切除手術”治療慢性胰腺炎、胰頭結石、胰頭良性及低度惡性腫瘤等特色技術。“隻有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做好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才能源源不斷為當地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陳鵬說,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雲南周邊省市的患者也紛紛慕名前來就醫。

在四病區,盡管工作繁忙,整體氛圍卻很活躍。“對我來說,每當成功完成一台高難度手術,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有著21年從醫經歷的副主任醫師李春滿這樣描述她的職業幸福。

開展復雜的肝膽胰外科手術可謂是在“刀尖上跳舞”,李春滿曾連續工作36個小時,導致她小腿上布滿了出血點。“當時情況非常緊急,根本沒有時間去讓人覺得疲憊。”她補充道,“在非特殊情況下,還是應該保持正常的作息。外科醫生隻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李春滿在與同事討論病案。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李春滿在與同事討論病案。人民網記者 庄志斌攝

“把每一台手術都當作職業生涯中的最后一台手術去做。”這是李春滿一直信奉的理念。“為了實現手術的完美收官,就要充分考慮到細微處,這樣手術過程中及術后才會相對不容易出現不可控的事情。”她說。

“醫生和患者很多時候是‘肝膽相照’的。除了患者的家人外,醫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夠治愈的人。”李春滿笑道。她多年前曾接診過一位老年患者,疊加很多基礎疾病,情況十分不樂觀,但患者本人的求生意願很強。在家屬的信任和支持下,李春滿為老人成功實施了手術。6年后,老人因其他突發疾病去世,他的妻子又查出胰腺腫瘤,家屬毫不猶豫地再次找到李春滿。“兩位老人,均是兩台大手術,過程驚心動魄。但家屬說‘我們把老人的生命交給你’,這樣的信任讓我充滿信心,也讓我有勇氣往前沖。”李春滿感慨道。

如今,醫學雖已取得顯著進步,但仍有許多疾病難以徹底治愈。李春滿也曾在面對一些棘手病情時感到無力,但她始終銘記並踐行著“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醫學箴言。一次次與值班醫生核對病人腹腔引流管情況,一個個走出手術室早已星雲密布的夜晚,日復一日在門診耐心傾聽訴求、細致排查病情……嚴謹的態度,不僅是李春滿和同事們對生命的尊重,更是他們對醫者使命的堅守。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