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醫心醫意︱小小心臟 大大希望

人民網記者 蔡樹菁
2025年08月19日11:38 |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小字號

他們是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守護者,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主力軍。

2025年8月19日,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如期而至。在雲嶺大地上,16萬名執業(助理)醫師以平凡而偉大的堅守,救死扶傷,護佑健康:急診室裡,他們通宵達旦與時間賽跑﹔門診室中,他們耐心問診為患者解憂﹔手術台前,他們聚精會神與病痛交鋒。這些忙碌的身影,皆是“德馨於行,技精於勤”的生動注腳。

人民網雲南頻道特別推出系列報道,聚焦雲南醫師群體的堅守與奉獻,記錄他們與生命同行的溫暖故事。

早晨7點不到,昆明的天才朦朦亮,董碩已經把白大褂穿好,准備開啟忙碌的一天。交班、查房、病例領學、門診、手術……“每天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可就不固定咯。”他打趣道。

董碩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派駐雲南的醫生,目前任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雲南阜外醫院”)小兒心臟中心主任、心外二病區主任。2023年5月,他首次奔赴雲南輪值,為的是讓更多邊疆患兒“大病不出省”。今年3月,他領取新的任務卡再度赴滇。

“雲南的孩子等不起。”在董碩看來,雲南的小兒先心病呈現產前發現晚、產后就醫遲的兩大特點,很多本該在嬰兒6個月大前完成的手術,常常被拖到孩子到了學齡階段才發現,此時心臟已經出現不可逆轉的病變,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董碩圖說-雲南省阜外醫院董碩醫生在為患兒查房。-受訪者供圖

雲南省阜外醫院醫生董碩在為患兒查房。受訪者供圖

為肩負起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國家心血管病區域醫療中心輻射作用,雲南阜外醫院每年派出醫療隊伍深入到雲南、四川、重慶、西藏、南亞東南亞等地為孩子們提供免費先心病篩查服務。“我們帶著最好的檢查設備和骨干醫療隊伍,深入到極其偏遠的地方,年均要篩查60余萬人次,爭取做到發現一例、救治一例。”董碩說。

從業十多年,董碩在北京見過無數病人,但是來到雲南,這裡的先心病的數量和病情復雜程度,還是超出他的預判。“這就是我們一茬茬北京醫生來到雲南輪值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患者‘家門口’。”

他這個月剛做完一個二次開胸手術,患兒第一次手術后發生病變,本應在兩年內完成后續治療,卻因家庭原因拖延至今,導致病情加重,許多醫院無法處理。患兒家長從網上看到董碩來到雲南的信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問診,盡管手術難度很高,董碩還是立即收下這個病人,術前他和團隊制定了多套周密的手術計劃,並為患兒申請了基金支持。最終不僅手術成功,患者隻支付了1萬余元,極大地緩解了他們的家庭負擔。“出院時,患兒媽媽一句話都不說,就是拉著我掉眼淚,很慶幸,我們一起為孩子搏得了一個大大的希望。”

每天早上8點,董碩都要帶領科室醫生學習40分鐘,他日日都要出一道題考大家,在網絡上幾乎搜不到現成答案的。這麼折騰,圖啥?“一批批北京的醫生來來去去,我們做再多手術也不如為雲南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優質醫療隊,這也是我再度來雲南肩負的使命。”

董碩圖說—雲南省阜外醫院董碩醫生正在手術中。-受訪者供圖

雲南省阜外醫院醫生董碩正在手術中。受訪者供圖

董碩一改做手術時一言不發的習慣,自費購入頭戴式相機,以第一視角記錄下每一台手術,一邊做手術一邊講解步驟,並定期組織拉片式的學習,逐幀拆解自己思路和操作,查房時,他要求科室醫生“說話有出處,操作有依據”,每次有機會出去開會,他總要帶上兩個醫生同行,為他們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

“最近一次回家,愛人心疼我兩邊頭發全白了。”董碩笑了笑,“看到科室醫生們成長進步特別快,我由衷地高興,這些操心都值得!”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