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社會

雲南:讓群眾健康更有“醫靠”

2025年04月10日08:28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話題

  如何讓新生兒出生的“一件事”從“可辦”到“易辦”?採取哪些措施解決群眾看病就醫難?怎樣破解專家號“一號難求”?4月3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見昆率隊做客“金色熱線”,就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從“來回跑”變為“指尖辦”

  新生兒出生后,家長往往需要奔波於醫院、派出所、人社局、醫保局等多個部門,辦理出生醫學証明、戶口登記、社保參保、醫保登記等多項業務,需要准備大量材料。新生兒辦証手續繁瑣,往往會成為新手爸媽的“甜蜜負擔”。

  以出生醫學証明和預防接種証為例,兩個証都可以在醫院直接辦理,辦理流程也較為清晰,但排大隊的情況仍然不可避免。

  新手媽媽馬女士說,生完寶寶出院后,要先到醫院的護士台去預約,再根據預約好的時間到醫院辦出生醫學証明。第一次去辦只是交材料,交完了材料又要再約時間,才能去領醫學証明,辦一個証就要跑好幾回。

  去年,省衛生健康委牽頭推行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集成辦理,旨在讓新生兒出生的“一件事”由“可辦”到“易辦”。

  “省委、省政府著力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省衛生健康委聚焦婦幼健康,切實推進新生兒出生后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便捷化,為此建立了專門的工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做到事事有人管、層層抓落實。”王見昆介紹,省衛生健康委與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密切協作,共同梳理新生兒出生后需要辦理的主要政務服務事項,確定《出生醫學証明》首簽、預防接種証辦理、戶口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生育費用報銷、科學育兒服務登記7個聯辦事項。同時,拓展電子預防接種証憑証申領服務。統籌整合服務資源,打通系統、部門、層級、地域之間的屏障和壁壘,使各項服務事項無縫銜接。

  “省衛生健康委還搭建了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線上辦理平台,提供多渠道的線上服務。”王見昆表示,群眾可通過電腦、移動客戶端、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提交申請材料,即可全程網辦,實現“多表合一、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此外,同步開通了辦理進度查詢、結果反饋等功能模塊,方便群眾查詢。通過優化流程、平台整合、數字賦能等措施,實現“跑腿”由6次壓減為不跑也可以辦成事,環節由以往的29個壓減為2個,辦理時限由44個工作日壓減為12個工作日,辦理材料由20份壓減為6份,大幅提升了辦事效率。

  “下一步,省衛生健康委將積極開展宣傳引導工作。”王見昆表示,將制作宣傳視頻,在助產機構、政務服務中心等地播放,提高群眾對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工作的知曉程度。同時,組織培訓辦理人員,確保“一件事”聯辦服務廣泛惠及群眾,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切實解決看病急難愁盼問題

  近年來,省衛生健康委採取了哪些措施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

  “2024年,省衛生健康委聚焦‘3815’戰略發展目標,全力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各項工作都取得積極進展。”王見昆介紹,一是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好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分配和布局更加均衡。雲南省推動實施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10大工程、44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和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專科服務能力得到提升。支持16個血站(血液中心)能力建設,提升全省臨床用血保障水平。在國家醫改對地市級行政區的評價中,雲南省有8個州(市)進入了全國前50。列入提質達標的128家縣級公立綜合醫院中,125家達到國家基本標准,90家達到推薦標准。縣域醫共體綜合考核排名全國第8、西部第1,縣域內就診率提升到92.8%。二是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質達標,醫療服務網更加牢固。全省1507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133家達到國家基本標准,346家達到國家推薦標准。完成90個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提質建設,建成了600個標准化慢性病診療專科、1483個基層慢病管理中心、1073個基層心腦血管救治站,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為89.61%和85.54%。三是執行生育支持政策,全省人口出生率保持正增長,婦幼健康核心指標歷史最優。2024年,全省分娩活產數達40.12萬人,較上年增長4.24%,出生人口連續兩年上升,累計下達生育支持省級資金9.42億元。孕產婦死亡率下降至5.74/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至3.81‰,嬰兒死亡率下降至2.30‰,創歷史最低。四是著力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可感可及。針對挂號難等門診難點、堵點問題,明確開展門診“一站式”服務、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增加專家號源數量3條措施。針對住院難等問題,制定入院、出院標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務體驗,梳理住院超14天病種,推行日間手術,鼓勵開展預住院服務,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等6條措施,進一步提升患者體驗。

  多措並舉破解“一號難求”

  省衛生健康委採取了哪些措施解決專家號“一號難求”問題?

  “專家號‘一號難求’已列入《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工作方案》中,作為著重解決的問題。”王見昆介紹,為緩解挂號難,主要是挂專家號難的問題,除了開通微信小程序、App、互聯網醫院、電話等多種挂號渠道外,省衛生健康委還採取了其他措施:一是增加專家號源。全省有231家醫院通過加號、候補挂號、延長門診時間、增派出診醫師等方式,增加專家號源,2024年全年增加的專家號源為576萬次。二是創新專家出診模式。例如省一院為緩解專家號“一號難求”問題,推出知名專家團隊門診服務。醫院精選院內重點科室中業務能力過硬、患者口碑良好、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領銜,帶領多名專業骨干醫師、技師、護士組建團隊,患者來院后,先由專家團隊醫生為患者進行初診。如果遇到病情復雜、診斷困難或者病情危重、治療難度較大的患者,團隊醫生再將患者轉至知名專家處進一步診治,以此提高專家的診療效率,讓更多患者能看上“大專家”。(記者 李翕堅)

(責編:徐前、木勝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