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澤“柑”甜產業

春日裡,金沙江水泛起粼粼金波。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戶外氣溫“輕鬆”突破30℃,打開車窗,熱浪扑面而來。
到麗江關房種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關房公司”)種養殖基地的路不好走,一路彎彎繞繞。好在山坡上的沃柑香不時涌入車窗,才稍稍緩解了記者長途跋涉帶來的疲憊。
關房公司的種養殖基地就坐落在這片連綿的山坡上。抬眼望去,基地綠油油的沃柑樹上,拳頭大的果子壓彎枝頭,像挂滿了小太陽。
阮藝展示沃柑。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見到基地負責人阮藝時,他正帶著採購商穿梭於果園間實地考察。他隨手拿起一個金黃的沃柑,將量果器輕輕套在果實上展示:"我們果園的果子以75—80毫米的一級果為主,大小適中、口感好,精品果居多。”
轉得差不多了,他把客商帶到辦公室細聊。“看得出你們誠心要,如果要的量大,價格我可以降到(每斤)2塊。”阮藝亮出底價。
“看著路不好走,到時車進得來嗎?”客商猶豫道。
“大車到不了,咱有小車轉運。”阮藝答。
客商基本滿意,答應三天內答復。“估計能成。”目送客商離去,阮藝咧嘴一笑。
包括期納鎮在內的永勝縣多個鄉鎮處在金沙江干熱河谷地帶,晝夜溫差大,白天穿短袖,太陽一落就得加衣服。“氣候適合種沃柑。”阮藝說。
早年,阮藝在麗江華坪一家煤礦做銷售,后來自己開洗煤廠。眼看煤炭行業要綠色轉型,他一咬牙關了廠子。
“咱祖輩都是農民,土地裡才有‘真金白銀’。”2017年,他和合作伙伴投入上千萬元,在期納鎮習朗村流轉山坡地200多畝,一半用來種沃柑。
果園裡不缺草,阮藝又辦了養殖場。“牛吃草,牛糞用作果園的肥料,牛能賣錢,資源循環利用。”阮藝笑著說。
種養殖業見效慢,需要穩定的資金投入。“每天睜眼就是六七千塊開銷,有時真頂不住。”阮藝壓力有點大。
沃柑挂滿樹枝。人民網記者 程浩攝
咋辦?中國農業銀行永勝縣支行送來“及時雨”——200多萬元貸款助阮藝緩解了壓力。“有農行做后盾,干事創業的信心更足了。”阮藝說。
去年,關房公司種養殖基地畝產沃柑4000多公斤,100多畝沃柑毛收入接近200萬元。“今年雖行情走低,但我家果子好,加上牛價回升,公司收入應該不會差。”阮藝底氣十足。
在關房公司帶動下,附近不少村民到基地務工,學了技術后自己種沃柑。有資金需求時,農行積極伸出援手,解決后顧之憂。
永勝縣2025年沃柑預計產量超30萬噸,截至3月,農行永勝支行累計為全縣沃柑種植戶投放貸款12.4億元。“我們將持續深化普惠金融服務,確保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沃柑產業,助鄉村振興。”中國農業銀行永勝縣支行副行長趙天渝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