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雲南頻道>>要聞

乘改革之勢 繪發展新景

——2024年雲南省全面深化改革綜述

2025年04月07日08:22 | 來源:雲南日報
小字號

雲花、雲咖、雲茶香飄世界,綠色低碳轉型步履鏗鏘,“綠電+先進制造業”新優勢加快形成﹔創新活力涌動,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叫響全國﹔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改革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過去一年,雲南省對標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高標准、高起點謀劃改革“施工圖”,乘改革之勢、持改革之力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在雲南落地落實,一個個急難愁盼問題被逐一破解,一批批切口小、見效快的政策成效逐步顯現,一件件民生實事惠企利民,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為雲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向中心聚焦 開創發展新局面

2024年,雲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3.15萬億元,經濟轉型成“形”起“勢”,走好了“三年上台階”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

成績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與行動,也是全省上下合力推動各領域改革向中心聚焦、向深處攻堅的擔當與作為。立足雲南實際,制定出台省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意見,對雲南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施“3815”戰略發展目標作出部署,明確9個關鍵領域改革突破口,提出326項改革舉措,推動多個行業領域實現深層次變革。圍繞解決突出矛盾、推動重大改革落實設置改革議題,省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25個改革方案和報告。

——一體推進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以改革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實施發展壯大資源經濟的指導意見,優化“綠電+先進制造業”發展機制,能源關鍵指標全面完成,以綠電為主的多元供應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雲南工業“新三樣”快速崛起﹔“1+10+3”農業重點產業發展機制逐步完善,農業投資規模連續3年保持全國前列,重點產業全鏈條產值突破2.7萬億元﹔深化開發區管理制度和“管運分離”改革,超過95%的開發區制定權責清單,開發區均成立運營公司或與第三方簽訂運營協議,探索建設昆明高新區、玉溪高新區等10個零碳園區。

——進一步打通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以改革“小切口”推動營商環境大提升。

完善營商環境體制機制,全省清理修訂涉企不平等規章文件159件﹔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抓實辦好10件惠企實事,創新開展“廳局長坐診接訴”,幫助企業減負增效,得到廣大經營主體的一致好評﹔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同一事項在全省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出台促進民間投資舉措,民間資本參與交通、市政、水利等領域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推出“雲字號”專屬信貸產品80余款,迭代升級“融信服”平台,累計授信3400多億元,惠及企業24萬戶次、脫貧戶3萬戶次。

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不斷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截至2024年底,全省經營主體達680萬戶,每千人擁有經營主體數量在全國的排名由2020年的第26位提升到第9位。

向重點發力 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當前,雲南省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攻堅期。越是關鍵時期,越是要以改革破局開路,用“關鍵一招”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

以口岸經濟為抓手,不斷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雲南省率先在全國出台智慧口岸建設指引,磨憨鐵路口岸成為全國通關效率最高、貨運增速最快、連接東盟最大的鐵路口岸,河口口岸實現跨境電商“一箱到底”直達越南海外倉﹔健全昆明托管磨憨體制機制,磨憨產業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雲南自貿試驗區形成393項制度創新成果,80項屬全國首創﹔中老鐵路運營和沿線綜合開發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中老鐵路國際貨運業務輻射19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實現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的互聯互通。

民主法制領域改革穩步推進,法治雲南建設水平逐步提高。雲南省健全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省、州(市)、縣(市、區)三級代表人士數據庫﹔強化人大監督機制,開展專題詢問﹔深入推進374個邊境幸福村建設,試點開展互嵌式社區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建設,黨建紀檢改革扎實有力。雲南省扎實推進人口小縣機構改革,建立省市縣三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全覆蓋開展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調整政治素質不過硬省管干部,制定措施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回應群眾關切

改革成果全民共享

改革的初衷是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雲南省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打出了暖人心、惠民生的“組合拳”,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社會體制改革多點突破,促發展惠民生。雲南省開展深化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實現“上門普法”常態化﹔建立“檢察長接訴”與“檢察官訪企”機制,建設昆明南亞東南亞法律服務中心,組織百名律師入駐﹔實施“創業雲南”建設三年行動和青年創業興鄉三年行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1萬人﹔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推動高齡津貼“免申即享”工作機制,惠及102.53萬名80周歲以上老年人和23萬名經濟困難老年人﹔完善退役軍人法律援助機制,設置法律咨詢窗口7170個。

文化教育衛生體制改革亮點突出。雲南省圓滿承辦第三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全國率先開展基層文化骨干試點工作,電影《我本是高山》、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獲“五個一工程”獎﹔建成城市書房、文化驛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完善旅居雲南發展體系,旅居人數近400萬,制定實施入境旅游促進計劃和跨境旅游合作三年行動,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664.84萬人次﹔細化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機制,完成90家重點中心鄉鎮衛生院提質建設,27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完成門診“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25個高頻醫保經辦事項“全省通辦”﹔全省人均運動場地面積達2.85平方米,城鄉“15分鐘健身圈”基本形成。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蹄疾步穩,生態安全屏障持續鞏固。雲南省以更高標准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實施省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機制,全面修訂出台滇池保護條例等9個湖泊保護條例,推動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道保護條例(草案)立法,落實雙碳“1+N”政策體系﹔實施林草特色產業園區創建認定辦法,頒出全省首批林下經濟經營收益權証。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全省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用好用活改革的“關鍵一招”,加力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不斷塑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雲南發展新局面。(記者 段曉瑞)

(責編:徐前、朱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